這份白宮內部報告,揭露美國打壓中國芯片行業內幕
摘要:我們來分析一份由美國總統科學技術咨詢委員會發布的名為《確保美國半導體的領導地位》的報告,文章雖然發表于2017年的1月,但其對中國的屢次提及,卻可以讓我們窺見此次美國“切斷”中興后路,遏制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的邏輯。
我們來分析一份由美國總統科學技術咨詢委員會發布的名為《確保美國半導體的領導地位》的報告,文章雖然發表于2017年的1月,但其對中國的屢次提及,卻可以讓我們窺見此次美國“切斷”中興后路,遏制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的邏輯。
為了搞好這個“確保”工作,還成立了一個由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總統科技助理John Holdren牽頭的領導小組。
這個領導小組的構成很有意思,聯席主席是芯片大廠英特爾公司前CEO兼總裁Paul Otellini,成員包括飛思卡爾半導體前董事長Richard Beyer,全球第二大晶元代工廠GloubalFoundries前首席執行官Ajit Manocha,全球第四大軍火商Northrop Grumman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Wes Bush,基辛格公司(對,就是那個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辦的智庫)的副董事長Jami Miscik,微軟前*深顧問Craig Mundie,應用材料公司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Mike Splinter,高通公司副董事長Paul Jacobs等等,都是一批久經考驗的,曾戰斗在美國半導體產業第*線的老同志。
美國人怎么看待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發展
Now a concerted push by China to reshape the market in its favor, using industrial policies backed by over on hundred billion dollars in government-directed funds, threaten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S industry and the national and global benefits it brings.
(中國通過產業政策以及高達1000億美元的大基金,正在按照自己的意圖有計劃地重塑半導體市場,這嚴重威脅到美國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力以及利益相關方)
報告提出了三個主要的策略,以維持美國半導體行業的領導地位,其中第*條就是push back against innovation-inhibiting Chinese industrial policy(反擊抑制中國的創新政策)。
中國究竟做了什么,讓美方感到如此憂慮呢?
報告中這么寫道:
We found that Chinese policies are distorting markets in ways that undermine innovation, subtract from US market share, and put US national security at risk.
就是說中國搞各種小手段挖美國產業的墻角,搶美國的市場份額,讓美國國家安全處于危險之中。報告在許多地方都提到,中國通過一些non-market means(非市場手段)來瞄準半導體設計和生產的全球領導地位,并且利用國內穩步增長的半導體消費市場放大這些影響。這些影響疊加起來,比任何技術創新給美國半導體和國家安全帶來的影響都大。
報告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的現狀也做了一些歸納,很客觀。比如說,中國的半導體行業“遠遠落后”(well behind)于美國。中國高端邏輯芯片的制造能力“顯著落后”(significantly behind)于美國、臺灣等。中國有許多晶元代工廠,但基本上落后主流工藝制程1.5個世代(筆者注:說中芯國際落后于臺積電)。此外,國內還沒有能量產的存儲器公司,中國所有先進存儲器企業都是外資的(筆者注:*新報道,國內三大存儲器廠商長江存儲,合肥長鑫、晉華集成試產時間預計在2018年下半年,量產時間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
中國半導體產業落后的形象躍然紙面。
在報告的第三部分,PCAST提出了一個“影響中國行動”(Influencing Chinese Actions),作為單獨的一個章節。其實整個報告很清楚,是針對中國的,確保美國半導體的領導地位,只有中國一個威脅者,因此報告根本沒提到別的國家的威脅。那么,報告提出的影響中國的行動,包括哪些方面呢?
報告認為,這些行動包括:正式的貿易談判、非正式的貿易和投資協定以及CFIUS外資投資審查機制。報告還舉例,比如臺灣,就嚴格限制任何中國大陸資本投資任何臺資半導體企業。在美國,CFIUS已經連續否決了多起中國資本投資美國甚至其他國家半導體公司的申請,比如湖北鑫炎收購Xcerra,中資的Canyon Bridge Capital收購Lattice半導體,福建宏芯收購Aixtron,華潤收購仙童半導體,紫光收購西部數據和美光等等。報告認為,這些機制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報告還提出,要繼續限制美方認為與國防有關的半導體技術出口到中國,直到中國有一天確保這些技術是“安全的”。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文章的正文:
在詳細介紹半導體產業的全球現狀之前,委員會在報告里面寫了一封給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信,簡要翻譯如下:
敬愛的奧巴馬總統,
這個報告是由工作組內的相關行業領袖、杰出研究員和曾經的政策制定者擬定的,PSAST已經做了審核并通過。報告主要是談及半導體產業在創新、競爭和安全方面面臨的挑戰和機會。
半導體是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半導體領域取得的進展已經將機基于其打造的設備和服務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與此同時,還開拓了很多新的業務模式和產業,為美國相關從業人員與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對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們也要明白到,尖端的半導體技術對于美國的國防系統和軍隊實力來說,也是重要的保證。無處不在的半導體使得我們還同時面臨了網絡安全的風險。
但現在,美國半導體的創新、競爭及其完整性正在面臨重大的的挑戰。由于材料、設備和技術本身的限制,市場的速度變化,半導體創新的步伐已經放緩。加上現在中國正在打造半導體產業鏈帶來的擔憂。他們使用政府主導的數千億美元基金在全球瘋狂并購,在國內建設,會給美國帶來重要的威脅,我們會在文中詳細提及。
該報告的核心是:只通過在尖端科技的持續創新,可以減緩中國半導體帶來的威脅并能促進美國經濟的發展。因此本報告精心制定并推薦了三個重點策略保持美國半導體的領先:
(1)抑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所謂創新;
(2)改善美國本土半導體企業的業務環境;
(3)推動半導體接下來幾十年的創新轉移;
為將這些影響放到最大,那就需要政府、產業界和學術界通力合作。
報告在提到策略部分的時候,簡直就是赤裸裸地在打擊中國。
比如明明意識到,為了獲得勝利,*好的辦法是“自己跑得更快”,但他們心心念的還是中國:在降低中國追趕速度的過程中,我們會面臨很多的誘惑。一旦美國停止創新,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先是必然的。因此保持美國的領導地位的關鍵就是持續創新。
在這一點上,美國自我感覺可以說是相當良好:美國提倡全球開放交易和投資,這個立場會讓消費者和全球經濟受益;中國更愿意將補貼投向成熟的公司和行業,并持續投入幫助其成長壯大,最后產能過剩,導致經濟受到影響;中國從全球的開放中受益,但是很少承擔相應的義務。很多情況下,中國反而阻礙正常的市場化運動。
不僅如此,報告還得出了一個很”詭異“的結論:不要條件反射地反對中國的進步。那應該怎么反對?報告建議:美國政府需要找出那些特別的半導體技術和公司,并對其加以保護,拒絕并購,避免造成可能的安全威脅。哦,終于知道紫光收購美國芯片公司為什么屢屢完敗了。
更狠的還在后面。
美國有很多方式限制中國的行動。當中包括了正式和非正式的貿易和投資規定,還有類似基于國土安全考慮的CFIUS單邊審查的工具。目前看來,這些限制效果還是很顯著的。
美國應該以國防安全作為做相關決定的衡量出發點,在某些領域不應該給中國任何談判的可能,例如中國在信息技術領域的所謂“安全可控”等。
如果中國企業通過政府支持,從美國這邊獲取先進技術產品,并最終將其推向產能過剩的后果,那么對于我們的政策制定者來說,就需要考慮是否答應中國的這個并購了。
話說到這份上,看來,美國要遏制中國半導體發展的決定是不會動了。而對于我們來說,認清現實,而后謀動,則是必須的一步。
來源:向小田、半導體行業觀察、夸克點評等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