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S Markit表示:未來五年全球AMOLED面板產能將翻兩番以上
摘要:根據IHS Markit的最新研究分析表明,全球AMOLED面板的產能——包括紅綠藍(RGB)OLED以及白光OLED(WOLED)在內,預計將從2017年的1190萬平米增至2022年的5010萬平方米,增幅達到320%。
未來5年全球OLED面板產能翻兩番 三星、樂金持續領先。隨著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在智能手機和高端平板電視的日益廣泛使用,各大面板制造商都加大了新OLED顯示器工廠建設的投資。根據IHS Markit(納斯達克:INFO,一家全球領先的關鍵信息、分析和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新研究分析表明,全球AMOLED面板的產能——包括紅綠藍(RGB)OLED以及白光OLED(WOLED)在內,預計將從2017年的1190萬平米增至2022年的5010萬平方米,增幅達到320%。
IHS Markit發布的*新《顯示器供應需求和設備跟蹤報告》顯示,到2022年,RGB OLED面板的產能將從2017年的890萬平方米增至3190萬平方米,同時WOLED面板的產能也將從2017年的300萬平米增至2022年的1820萬平米。
兩位市場領導者——三星顯示器和樂金顯示器——采用了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三星專注于面向移動設備的RGB OLED面板,樂金則專注于面向電視的WOLED領域。為應對在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領域,液晶顯示屏(LCD)逐步被RGB OLED取代的趨勢,特別是OLED面板全屏以及柔性的特性,樂金顯示器已經于2017年開始生產RGB OLED面板。同時,中國面板制造商,包括京東方(BOE)、華星(ChinaStar)、天馬(Tianma)、維信諾(Visionox)、和輝光電(EverDisplay)、信利(Truly)、柔宇(Royole)都在針對移動市場積極擴張RGB OLED面板產能。
“建造一座每月產能達到9萬基板的6代柔性OLED工廠需投資超過115億美元,遠遠大于建造同樣產能的10.5 TFT LCD工廠所需的投資。”IHS Markit顯示研究總經理謝勤益表示。“大批量生產柔性OLED面板的學習曲線成本同樣非常高。與AMOLED面板相關聯的財務和技術風險阻礙了日本和臺灣的制造商大舉進入該市場,” 謝勤益說道。“換言之,AMOLED的產能擴張,無論是RGB OLED還是WOLED,將僅僅體現在中國和韓國。”
三星顯示器將仍然是智能手機RGB OLED面板的主要供應商。IHS Markit表示,三星顯示公司RGB OLED面板產能將從2017年的770萬平方米增至2022年的1660萬平方米。盡管許多中國面板制造商正在建造新的RGB OLED工廠,但其產能將遠遠低于三星顯示器。鑒于兩者生產能力的差距,他們將針對不同的客戶:三星顯示器將主要針對兩個主要客戶——三星電子(Galaxy系列)和蘋果(iPhone系列),而中國制造商將瞄準規模相對較小的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包括華為、小米、Vivo、Oppo、魅族、聯想和中興、以及白牌制造商。
據估計,到2022年,韓國面板制造商在全球AMOLED產能中所占的比重將從2017年的93%下降至71%。中國制造商(京東方,華星(ChinaStar)、天馬(Tianma)、維信諾(Visionox)、和輝光電(EverDisplay)、柔宇(Royole))的市場份額則將從2017年的5%增至2022年的26%。
“許多人將中國RGB OLED產能的強勁擴張解讀為是對韓國制造商的威脅。這確實是一種威脅。不過韓國公司擁有高效及高產能的工廠,而中國OLED工廠的規模則相對較小并分散在多個地區及公司,”Hsieh表示。“此外,雖然中國制造商可以通過政府補貼擴大工廠規模,但其運營業績則將完全依賴于面板制造商本身。企業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克服維持業務穩定,突破學習曲線成本,初期較低的收益率及產能利用率等帶來的挑戰仍然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責編:小雪
來源:鉅亨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