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火熱市場冰冷 LED中小企何去何從
摘要:真正意義上的LED節能促進還停留在目前的理論上,國內火熱的投資與冰冷的LED市場表現,顯然與這一美好愿景顯得格格不入,民用市場什么時候能夠打開,更是讓人望眼欲穿。
最近有專家在武漢召開的2012光電產業及投融資合作論壇上發言:若全國50%的光源使用LED,年節電量相當于再建2.5座三峽電站!想必這個數據應該是某些專家通過多方技術統計,得出的理論節電量,權威性不容置疑。但不幸的是,真正意義上的LED節能促進還停留在目前的理論上,國內火熱的投資與冰冷的LED市場表現,顯然與這一美好愿景顯得格格不入,民用市場什么時候能夠打開,更是讓人望眼欲穿。
LED這個香餑餑,不光專家在會上一直被看好,連殺豬宰羊的“外行人”都非常興奮地拿它來憧憬這又一桶金。可在經歷了2011元年、2012元年、2013還不知否真正“元年“的灰色幽默下,不知貿然涉足LED行業謀求利祿的企業家們,現在還有沒有當初的那份血氣方剛。
國際市場不溫不火發展進度低于預期
我們先來看看LED照明在國際環境下的表現:LED最先推廣應用發生在日本,日本政府及企業非常注重節能發展,日本鐵路企業很早以前就開始致力于節能,特別是在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后,核電站停運使日本東部地區的鐵路企業準備全面開展節能運動,其中具代表性的是前部標識燈(前燈)和車廂燈采用的LED照明。隨后日本還在推進辦公室實現“適當場所適度照明”等一系列節能措施,但據人民網今年5月份采訪日本照明器具工業會專務理事泥正典的數據得知,日本當前使用的照明器具大約有9億多臺,其中LED照明約有2000萬臺,按該比率計算,日本LED的普及率也僅有2%左右。
韓國2006年就制定了普及LED照明的“15/30(2015年之前達到30%的普及率)”目標,并開始全面導入LED照明。但目前的現狀是,韓國LED照明并未像當初計劃的那樣普及。為其雪上加霜的是韓國LED照明的普及步伐出現停滯不前的狀況。2010年LED產品占整體照明的2.5%,2011年底為4%左右,期間政府曾為扶持企業、降低耗電量,實施了數項LED普及政策。分析指出,韓國要達到政府2006年提出的“15/30”目標,從2012年開始每年至少要以6.5%的速度普及,但從目前來看,韓國政府提出的目標似乎很難實現。
在韓國,從導入LED照明初期階段,政府就對LED照明業界提供了大力支持。有關資料顯示,兩年前LED燈泡就出現在了韓國的各大超市中,但現在,LED燈泡柜臺越來越小,經常出現陳列架上的庫存只有數個產品的情況。
這是毗鄰我們最近、最適合中國LED照明普及發展來參考的兩個發達國家的近幾年市場表現。面對這么慘淡的市場表現,我不禁想問,他們在大力推廣LED照明的時候遇到了什么難題?回歸國內LED市場,在需求很可能不會那么快普及的情況下,企業方應該如何做好準備迎戰可能會出現的“馬拉松”比賽?而賽程中,既拿不到補貼、又缺乏足夠的資金去實行長遠戰略的LED中小型企業,應該怎么去面對這一漫長的市場競爭?
對于日韓市場的表現,泥正典給出了他的判斷,日本10多年前開始生產和銷售LED照明器具到現在普及率仍然很低,最主要的原因是LED照明的質量尚未達到理想狀態,今年高端LED照明的節能性能才剛好與熒光燈不相上下,但大部分LED節能性能仍遜于熒光燈。雖然LED照明的壽命比熒光燈長很多,但是價格卻是熒光燈的2—3倍,性價比并無優勢。
這其實是LED市場成長的一個尚未成熟的表現,也就是說,市場普及還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站在企業角度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利害的消息,供需關系不能打開,產品轉化為現金流就會放緩,甚至被淘汰。
這里筆者以一組LED顯示屏行業的數據為例,目前在LED顯示屏行業僅中國就有2800多家企業,產能嚴重過剩,產品和服務雷同。國內排名前十的LED顯示屏生產企業的市場占有額缺不足10%!若在國外成熟的市場,前5名的市場份額就超過2/3。所以,在緩慢的市場進程中,國內LED行業深度整合必然到來,去年的鈞多立、7月份的愿景光電子以及剛剛壽終正寢的浩博光電之悲慘落幕,就是*好的說明。
財政補貼再往中小企傷口撒鹽
對于國內LED的發展,政策補貼在2012年一直唱主戲,其實這一現象也有很多LED企業不愿看到,政策補貼的介入本應該是產業發展一大幸事,但目前業界出現了“幾家歡喜多家愁”的局面。政策的介入正在催熟這個行業,同時會使大企業受益,這樣的政策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本身非常不利,中小企業沒法獲得公平競爭的環境,盈利就更談不上了。
國內目前絕大多數LED中小企業主要集中在下游環節,缺乏技術競爭力,產品主要靠出口,只拿著LED產業鏈上最低的利潤。隨著國際環境發生變化以及新一輪市場洗牌的到來,沒有“殺手锏”的LED中小企,就該早點兒想好自己的出路了。
還記得前段時間某論壇出現的一段呼救帖:“誰能救救我的LED工廠?”。發帖人是深圳市光彩燈盤有限公司王鳴,“誰能救救我的工廠?誰能接收這個產品的生產,救救這個好產品,我愿做這個產品的打工仔。”我只能說,嗚呼哀哉!隨著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斷上升,融資艱難,稅收居高不下,中小企業整體生存環境正在惡化已是不爭的事實,王鳴的遭遇只是眾多中小企業的群體性困境的一個縮影罷了。
差異化競爭尋求細分領域做文章
現在很多業內人士感慨,政府如果少干預這個產業的發展或許會更好,中小企業也就不必面對這么大的困難,即使行業發展的緩慢一點兒,但風險會低很多。目前市場慢慢顯現出來的產能、投資過剩似乎就在告訴我們,催熟的東西往往會有很多隱患存在。
記者就此問題致電了柏獅光電銷售總經理王鵬,后者就此現象也表達了自己看法:“我實際上更希望于LED行發展順其自然,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并不像中國這樣,政策過度干預這個自由競爭的LED市場,很多東西他有他本身發展的規律,比如今年LED企業做得不好,或許明年可以做好,至于他到底是幾年做好本身是沒有什么影響的,但中國太喜歡做這種拔苗助長的事情了。”
環顧之前的光伏產業,到現在的LED產業,我們總感覺政府太希望扶持一個產業興起了。王鵬在采訪中聊到,政府如果不介入的話,中小企業發展一定會比現在要好,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已經形成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實際上需要在細分領域上去做自己的優勢,LED本身是個很大的產業,這個產業又分很多門類,中小企業應該形成一種集中優勢,它也許只做一種產品,但這種產品,做得有他的優勢就可以了。
同時,九洲光電董事長助理、市場部總監姜翔觀點:“對于中小企業的未來,我的建議是力爭打造細分產品領域的領先地位,尋找機會盡快通過資本運作并入有長遠發展潛力的大型廠商,決定一定要快,因為大廠在這些細分領域也在快速發展;再就是選擇一定要準,即使是上市公司也請你不要迷信,在LED行業要衰落甚至倒閉也是分分鐘的事,今年的三季度業績,大家上網去看看就知道已經部分印證了。”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當年的空調大戰、彩電大戰一定會在LED身上重演,不久的LED江湖將會演變成何種局面,LED中小企是隨波逐流還是逆流而上,請三思!
來源:慧聰LED屏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