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取代主流顯示技術,Micro-LED供應鏈規模高達400億美元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7-04-07 09:19
關鍵字:Micro LED 主流顯示技術

摘要:繼傳統LCD(液晶)、OLED后,新一代顯示技術Micro LED吸引蘋果、索尼與全球顯示器供應鏈關注與投入。集邦咨詢LED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指出,廠商間正在努力克服Micro LED的高制造成本,推動Micro LED發展。若以全面取代現有液晶顯示器的零組件的規模來推估,包括背光模塊、液晶、偏光板等,Micro LED未來的潛在市場規模約可達300~400億美元。

繼傳統LCD(液晶)、OLED后,新一代顯示技術Micro LED吸引蘋果、索尼與全球顯示器供應鏈關注與投入。集邦咨詢LED研究中心*新研究指出,廠商間正在努力克服Micro LED的高制造成本,推動Micro LED發展。若以全面取代現有液晶顯示器的零組件的規模來推估,包括背光模塊、液晶、偏光板等,Micro LED未來的潛在市場規模約可達300~400億美元。


LEDinside研究協理儲于超表示,Micro LED在各應用別采用的LED芯片大小、巨量轉移方式、驅動方案都有所不同,因此能創造的市場規模尚難估算,但若以取代現有顯示器的零組件的規模來推估,市場規模仍不容小覷。


以目前大廠的動態來看,今年索尼在CES展出的Micro LED顯示器──CLEDIS已在分辨率、亮度、對比度都有極佳的表現,已為Micro LED商品化之路邁進一大步。不過,根統計,目前Micro LED普遍制造成本仍高達現有LED產品的3~4倍,因而廠商正積極透過增加產品附加價值,以及改善芯片、轉移技術良率以達到成本下降目標,估計若要取代現有LCD產品還需3~5年的時間。


儲于超指出,Micro LED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原因在于相關技術瓶頸仍待突破,如良率的提升、“巨量轉移”(Mass Transfer)技術等,且由于涉及的產業橫跨LED、半導體、面板上下游供應鏈,舉凡芯片、機臺、材料、檢測設備等都與過去的規格相異,提高了技術的門檻,而異業間的溝通整合也增加了研發時程。


除了力求降低成本外,廠商也積極開發Micro LED的附加價值。儲于超表示,Micro LED制造過程中關鍵的巨量轉移技術可用來轉移微型LED,同時也可轉移傳感器等微小電子組件,讓Micro LED的應用更添想象空間。未來無論在車用顯示、VR設備,甚至是AR投影、光學感測、指紋識別等領域,都有機會是Micro LED技術大放異彩的舞臺。

責編:小艷

來源:LEDinside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