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超乎想象 創造未來 OLED決勝下一代顯示技術!
摘要:自去年以來,OLED在顯示行業相關報道中的出現率不斷增多,這個新名詞一時間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由美籍華裔教授鄧青云在實驗室中發現,并對其展開了研究。
自去年以來,OLED在顯示行業相關報道中的出現率不斷增多,這個新名詞一時間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由美籍華裔教授鄧青云在實驗室中發現,并對其展開了研究。
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OLED顯示屏超薄超輕,可造性極強,能夠在不同材質的基板上制造,可以做成各種彎曲的柔軟顯示器,并且OLED顯示屏幕可視角度大、能耗低。正因為具備了如此多的優點,OLED被譽為“下一代顯示技術”。
當然,OLED也并非完美無暇,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來看,OLED顯示存在拼縫問題、成品率不好、成本高并且目前大尺寸屏幕的量產難度很大。
所以,OLED顯示目前主要應用于如手機、PDA、掌上游戲機、車載顯示器等等小尺寸便攜類的數碼類產品。當然,也有部分企業生產并銷售OLED電視,LG甚至在韓國仁川機場做出了大尺寸OLED拼接屏。
全球OLED產業目前還處于產業化初期,OLED產品也主要集中于小尺寸。就我國而言,國內企業具有一定得OLED產業基礎,但產業鏈尚不完善,OLED的主要技術掌握在韓國、日本等企業。
近期,韓國顯示巨頭三星傳出放棄堅持多年的透明OLED顯示面板的研發和生產。但這絲毫不影響各大企業對于OLED的熱情。韓國另一顯示巨頭LG則將投入1.99萬億韓元(約合17.5億美元)提高柔性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的產量。
從目前顯示技術的發展趨勢來看,OLED是未來顯示屏發展的方向之一?,F在主要的技術突破還在于大尺寸工藝,色彩,以及使用壽命。伴隨著OLED柔性顯示技術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可能會帶來產品形態的根本性變革,隨身可攜帶的的電視、可以裝在口袋里的筆記本電腦都將實現。
本文為大屏幕顯示業績榜原創作品,版權均屬于本網站,轉載請注明“來源:大屏幕顯示業績榜網”。
來源:業績榜,編輯:小艷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