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商如何保護合法利益?
摘要:工程商作為產業鏈重要的一環,當其利益受損、操作不規范、產品質量不過關、合作中存在欺瞞等現象,當如何保護自身的合法利益?產業鏈以及協會組織當如何從各方面協同合作?對此,我們邀請了一些業內人士給予一些可參考的建議
工程商作為產業鏈重要的一環,當其利益受損、操作不規范、產品質量不過關、合作中存在欺瞞等現象,當如何保護自身的合法利益?產業鏈以及協會組織當如何從各方面協同合作。對此,我們邀請了一些業內人士建言:楊國勝(北京中盾安全技術開發公司副總經理);楊磊(中國傳媒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楊磊),以期給予一些可參考的建議。
1、如何看待當前廠商與工程商的合作關系?
寧建睿: 在合作過程中,大部分正規廠商還是很講信譽的,關鍵是如何管理業務員的問題。廠商現在普遍會注重授權和售后問題。
工程商和廠商應該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但是越來越多廠商直接參與項目,特別是大型公司的入場,借助強大的人脈與市場運作手段使得工程商的處境越來越困難。在一些大型項目上,業主對使用的設備及性能會進行很多市場調研。這樣工程商選擇的品牌有限,話語權也越來越少。而廠商為了拿到項目,通常對參與項目的工程商統一報價。工程商和廠商實際上是一個松散的利益共同體。
另外,隨著數字化發展,對工程商而言,遇到一個奇怪的現象——你選擇的軟件平臺和設備供應商或多或少地綁架了你。平臺供應商為了優先銷售自己生產的設備,往往在軟件上做一些限制,或是只能在自己產品線上擴展新功能。這樣,如果業主提出新的功能要求,工程商通常也只能在原平臺供應商開發的新功能和新設備中篩選。結果整個系統里通常只有一兩家廠商的設備。這種關系短時間內可以維持下去,但如果廠商技術能力更新不及時或服務不到位,業主、工程商、廠商三方就會發生決裂。因此工程商與廠商雙方都在不停地尋找新的合作伙伴,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和自主權,稍有實力的工程商通常都準備好或是已經在自己生產、研發產品。
李智:工程商需要與廠商進行有序的配合,尤其是產品質量上,因為工程商施工,要將每一個合格的產品鏈接起來交給甲方,產品本身質量一定要過關,以免在中間或者售后出現布線、鏈接、調試等各種問題,現在工程驗收特別苛刻,稍微有一點不合格,甲方就會挑出毛病,一是影響工程驗收進度,二是影響工程款項的資金回籠。對工程商的直接經濟損失就比較大。
2、工程商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或渠道保障自身的合法利益?
寧建睿:工程商選擇合作廠商時,要先看該公司的技術實力、是否有成套的解決方案、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然后再考慮最大化的利潤。
楊磊:目前工程商大多是通過供貨商的業務代表保持聯系的,但如果僅僅是與某個特定業務代表長期單線聯系,難免會出現業務員出現問題的情況。因此,不妨將上述采購過程規范一下,即A工程商向B廠商采購產品時,無論是哪位業務代表進貨,均須要求附有B廠商該批次產品檢驗合格證書。這樣,如果業務代表提供的是C廠商的仿冒產品,她應該是無法得到相應的B廠商的合格證書的,除非她同樣也提供假冒的B廠商產品檢驗合格證,但這已屬于詐騙行為了,可追究刑事責任。另外,在上述交易過程中,A工程商*好通過另外的方式與B廠商確認(比如雙方財務人員關于付款方式等的溝通),可有效避免產生此類問題。
楊國勝: 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做好取證工作,爭取法律保護;但更多的是吃一塹長一智,防微杜漸。糾正措施:采用質量管理體系的方法,對廠商及其代表人進行合法性確認;每次產品檢驗和復核,形成交接的證據鏈。注意核查銷售人員的流動性,注意證件當期有效性。
3、工程商如何選擇合作廠商或采購產品,風險更低?
楊磊:在選擇合作廠商時,除了要保證合作廠商的產品質量外,還應保證該合作廠商具有規范的產品檢驗和出貨流程,并且有完善的產品售后服務保障體系。
趙濟安:工程商應選用有行業信譽的廠家及品牌,工程中采納的設備及產品必須有原廠家的授權,有具備系列的證書(產品檢測證書、入行證書、質檢機構認定的證書),才能保證產品是真貨,能夠提供很完善的服務保障。
楊國勝:作為工程商,應特別注重經驗的積累,對產品深入而廣泛的了解,加強對多重背景的了解,如同行口碑、如果條件允許可直接對供應商考察,工程商對合格供應商采用分級方法管理。必要的學習調查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證合法合規的保護自己,節約如上述那種的不必要的成本。
4、在項目審核過程中,工程商如何從各方面保證項目順利運行?
楊國勝:嚴格按照項目管理和質量管理體系方法實施,體系程序要約定好相應的控制點。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查驗或驗證方法,盡可能減少內外部的干擾因素。
楊磊:工程商顯然應嚴格按照招標書或設計任務書的要求逐項落實,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應付。如果在產品技術指標、系統方案、施工進度、培訓以
趙濟安:作為工程評標和工程審批的必然要素之一,廠家授權保障真貨,具有一定的證書證明產品是經過質量認定的。產品授權、質量認定、入行規定符合是產品選購要素。
5、相關協會對安防市場監管、保障工程商發展目前是否有相關的具體規范?
趙濟安: 《行政許可法》實施偏向市場化,我認為需要建立行業誠信機制,通過行業管理,而不是純粹的國家行政機關管理。而應該從行業培訓機制以及從道德的角度來約束。
楊國勝:目前市場上缺乏有效的方法進行監管。
楊磊:安防行業協會在對安防市場監管方面有一些指導性的文件,但對于保障工程商發展似乎沒有相關的具體規范。而在安防標準體系中也沒有這方面的標準,只是在諸如GB 50348、GB 50395、GB 50396或GA/T 793.x等國標、行標中有一些對系統工程設計以及合格驗收評定的基本要求,主要針對系統本身,但沒有針對工程商,更沒有針對安防市場。
6、隨著2004年《行政許可法》的實施,改變了中國安防工程商的管理現狀,目前各地公安部門負責審批企業資質的管理制度取消了,新的管理制度或辦法沒有及時出臺。未來如何保護工程商的利益?
楊磊:本人在北京地區,上世紀90年代中期,北京的安防工程商在進行資質等級的申報前必須參加協會組織的技術培訓,并且在申報時,不僅僅看申報單位提交的業績報表數據,還有專家到申報單位實地考察,并提出問題(類似于面試),評審結果基本能反映工程商的真實技術實力,從而間接保證了這些工程商所承接項目的工程質量。近年來如何對工程商進行管理,行業沒有具體的條例。因此需行業管理部門或行業協會出臺相應的管理政策法規文件,廠商、工程商在各個環節都應該嚴格按照這些規范去做。
趙濟安:以合同為依據,加強行業道德。行業媒體和行業協會需組織、引導、宣傳正確的行業秩序。
楊國勝:期望行業形成良好互動的信任機制和監督機制。企業資質的管理制度可以逐步的由聯盟協會組織等強化,并在投標過程中得到推廣,凡具有聯盟資質均可提供更優的服務或更高的技術支持,甚至信貸等。無論工程商、供應商,還是最終用戶,增強法律意識,提高專業水平,多點自我保護意識,多點良心,多點誠信。
在此,我們也站在中立客觀的角度上呼吁:無論是廠商、集成商還是工程商、甲方,在彼此合作過程中以誠信和契約精神,尊重和保護彼此的利益價值,以促進產業鏈的規范健康發展。
來源:互聯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