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國際專利風暴將至 LED企業何去何從?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4-08-26 08:53
關鍵字:LED企業 專利

摘要:從華為、中興公司“可能對美國帶來安全威脅”和中國光伏再遭“美國劫”的事件來看,市場猜測,中國LED照明會將是下一個“美國劫”行業?美國以什么理由來針對中國呢?答案是:LED專利技術。目前國際上針對LED照明的專利技術正有一大波浩劫正朝中國席卷過來!

    從華為、中興公司“可能對美國帶來安全威脅”和中國光伏再遭“美國劫”的事件來看,市場猜測,中國LED照明會將是下一個“美國劫”行業?美國以什么理由來針對中國呢?答案是:LED專利技術。目前國際上針對LED照明的專利技術正有一大波浩劫正朝中國席卷過來!

   今年1月1日起,美國全面禁售所有白熾燈。這將意味著,LED照明在美普及率將進一步提高,美國商店中只會看到取而代之的熒光燈、節能燈或LED燈。再加上今年以來,我國國內本土市場競爭變得尤為激烈,眾多企業紛紛布局渠道搶奪銷售通路。雖然競爭讓市場看起來充滿無限活力,但是實際上出口依然是很多企業生存的主要法寶。有數據顯示,2014 年1季度,中國LED照明產品出口持續保持超高速增長,出口額增幅高達143.2%,約19.05 億美元。

   近年來,美國、歐盟針對中國企業的“雙反”調查和以保護知識產權、公平競爭為由的337調查。337條款作為美國公司用來應對知識產權遭侵犯或外國競爭者的不公平競爭的武器,作為通過專利和知識產權“門檻”設置的一項貿易壁壘,頻繁應用于針對中國企業的貿易摩擦案件在不斷增加。目前,全球70%以上的各類貿易保護主義摩擦將是長期性的。

   為此,中國LED企業的知識產權風險以及應對策略也日益受到全行業的關注。目前的形態是,想要開拓國際市場,必須專利先行。沒有專利保護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猶如“赤膊上陣”,結果可想而知。

   LED專利現狀:商業競爭遏制“中國制造”

   2008年,哥倫比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退休教授Rothschild在國際貿易委員會包括對11家中國大陸和11家中國臺灣LED芯片制造及封裝企業在內的總共40多家LED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掀起了一輪屬于LED行業的訴訟潮,由此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開始對中國LED企業密集發起“337調查”,這項“337調查”是美國利用知識產權糾紛,阻止或限制外國企業或其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一旦就涉案產品發出普遍或者有限排除令,相關企業生產的涉案產品將無法出口到美國市場。中國LED企業已成為“337調查”的主要受害群體。

   不久前,臺灣華上光電公告近期東芝股份有限公司對其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事宜。根據公告顯示,東芝在對華上提起的訴狀中表示,華上光電LED產品侵害其中華民國證書號第I315588號發明專利之產品,并要求華上不得制造販賣相關產品并求償4,800萬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984萬元)。

  美國飛翰律師事務所朱韶斌律師表示,現在LED行業的專利訴訟不僅是出于法律目的發起,更多的作為經濟手段,成為中美商業競爭的武器。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LED照明產品生產地和出口國,美國市場一些LED專利持有者,為保護自己的LED市場份額,阻止他人使用自己的創新技術,以獲取對技術創新投入的最大商業回報,或為牟取高額侵權賠償、專利許可費,動輒發起LED專利侵權訴訟,把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LED廠家拖入費用昂貴的訴訟,讓中國的LED企業知難而退,不戰而屈人之兵。

   據調查發現,美國針對中國的發起專利訴訟是近兩三年才逐漸增多的,美國相關LED公司有目的通過專利訴訟來拖慢中國LED企業在美國發展的步伐。同時,為了獲取侵權賠償和專利許可費,美國一些大學研究機構和“專利流氓”公司也加入針對LED企業的專利戰爭,我國LED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基本處于防御狀態,還沒有形成攻防兼備的戰略體系,對“專利流氓”、“版權蟑螂”等專業投機公司和機構,在警惕的同時,也要進行一定的反制措施。

   美能源部7月份發布新版本LED路燈規格標準,對LED照明的戶外照明要求更加嚴格,再加上美國環保署也提出關于能源之星照明燈具規范的修改提議,再次對LED照明的節能環保性能要求提高,對我國LED出口來說,這是不得不面對的情況,開發LED新技術就越發嚴謹。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袁有樓近日表示,截至目前,全球LED領域知識產權專利約34萬件,其中中國專利申請占1/5,超過七萬件,其中廣東省有兩萬多件。但是,在中國所有的專利申請中,七成在應用領域,位于產業鏈的下游。50%以上的核心專利技術被少數國際公司占據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中國的LED企業憑借成本優勢在海外市場不斷擴張,但由于缺乏核心專利,LED知識產權問題正成為制約中國LED企業“走出去”的瓶頸。據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新發布的《LED專利趨勢分析報告》調查顯示,截至2014年5月,全球LED專利訴訟案件高達20余起,海外企業對國內LED起訴案件多達20件。

   專利問題癥結所在

   據了解,中國LED產品出口數量的增長,壓縮了美國同行原屬于他們的市場份額,引起了美國同業公司的強烈反響,美國通過“337調查”進行貿易保護,保護本國相關產業利益,背后也可能有利益團體的推動。而且相關LED企業對國外法律和規則缺乏了解,可能確實觸犯當地法律,因此,被告侵權概率非常高,敗訴率因此居高不下。

   美歐等發達國家為了掌握產業競爭制高點,紛紛通過知識產權、技術性貿易壁壘強化對產業的保護。美國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主要為反傾銷反補貼的“雙反”調查和337調查。

   當中337調查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主管的,根據申請人申請,就進口美國貿易中的不公平行為,針對被申請人采取的一種調查措施,337是一種準司法性質的調查。從337條款的歷史發展及337調查實踐來看,美國337調查帶有很強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美國337調查有兩大優勢三種結果。其中,兩大優勢分別指的是美國提出337調查門檻很低,337調查效果卻非常明顯,一旦調查成立有關企業生產的產品將不得進入美國市場,如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出普遍排除令,則不分廠家的產品都不得進入美國市場。而三種結果是和解、原告勝訴、被告勝訴。有些美國企業通過337調查是為了把競爭對手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而有些美國企業則是通過337調查將競爭對手拉上談判桌,利用其主場優勢來實現有利于它的和解條件。

  在LED行業專利布局中國外企業占絕大的優勢,而國內企業則對專利技術意識非常淡薄,據了解,為了全面摸清全球LED產業專利布局狀況,掌握我國LED企業專利“家底”,聯合創新中心于近期完成了一份《LED專利趨勢分析報告》,經過中國專利文獻檢索發現,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球LED產業形成以美國、亞洲、歐洲三大國家和地區為主導的三足鼎立的產業分布與競爭格局,美國科瑞(Cree)和Lumileds、日本日亞化學(Nichia)和豐田合成(Toyoda Gosei)、德國歐司朗(Osram)等企業壟斷高端產品市場。上述5家巨頭在LED產業鏈各個環節各具優勢,日亞化學和豐田合成在LED產業發展中占OFweek半導體照明網有重要地位,形成了LED完整產業鏈,其中,日亞化學在藍光芯片方面實力雄厚,并在專利技術方面具有壟斷優勢;科瑞擁有自己成熟的技術體系;Lumileds則關注大功率LED的研發,在白光照明領域實力雄厚。就我國企業提交的專利申請類型來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占比較高,達到43.55%,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為31.11%,而發明專利申請只占到25.34%。

   “目前,國內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還不強,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專利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LED產業專利聯盟自籌備到成立的一年多時間里,部分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目前首批加入聯盟的都是業內技術基礎強、研發實力雄厚的企業。”在聯合創新中心戰略研究部部長、LED產業專利聯盟秘書長李文玉強調,目前國內LED產業雖然規模較大,但缺乏一批龍頭企業,行業發展呈現小而散的局面,企業如果不重視技術研發和專利布局,未來發展面臨的眾多不確定因素將給企業自身及整個產業埋下隱患。

   行業回應:積極應對LED產業貿易調查

   2013年美國共發起337調查42起,涉及中國企業17起,廣東的電子、通訊、輪胎、家用電器產品受到美國337調查共5起,涉及不少大型龍頭企業,特別是華為、中興等公司。自2011年8月起,我國已經連續遭遇6起美國337調查,僅2013年就遭遇3起。2012年以來,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實施LED產業相關標準。

   據了解,雖然國際巨頭已經構建起專利壁壘,但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由于LED產業鏈較長,存在多種技術路線,并且應用領域廣泛,處于專利競爭劣勢的企業可通過不同技術路線繞過現有專利障礙。也就是說,在現有條件下,國內企業并非沒有機會沖破國外企業編織的專利防線。

   在聯合創新中心戰略研究部部長、LED產業專利聯盟秘書長李文玉看來,LED專利訴訟與日俱增的背后,無疑是LED產業利益的博弈。而隨著LED照明步入發展黃金期,全球的LED大型企業無不加緊運用專利這一武器掌握市場主導權,專利戰也將呈常態化趨勢。“國際巨頭尚未真正利用專利武器向國內企業下狠手,其主要原因是在等待中國LED企業成長。隨著國內LED市場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把目光轉向中國,一大波侵權訴訟已經不動聲色地朝著我們逼近。”聯合創新中心戰略研究部部長、LED產業專利聯盟秘書長李文玉表示。

   如果知識產權訴訟不可避免,中國LED企業應該在知悉、收到訴狀后,立即選擇訴訟所在國有良好聲望的專業律師事務所研究訴狀,分析企業的商業策略,根據公司商業需要考慮應訴方案,如同意命令書、談判和解、積極應訴、用自己的專利在中國或美國反訴對方侵權、要求廠商補償侵權損失,以及規避設計不侵權的新產品。當然,最有效的長遠措施是,建立本企業的有效專利組合,當面臨競爭對手專利威脅時,可以運用自己的專利進行抗衡、制約,解除威脅。

  業內聲音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高新處副處長 云丹平

   LED改變現狀要增強信心 走自己的路

   廣東科技廳一直把LED產業作為一個戰略性產業來抓,所以我們圍繞幾個方面,一個是戰略新興產品沒有技術是不行的,所以我們部署了很多科技公關,在很多技術上有了突破。另外一個方面,在政策和配套方面也做了一些整體的鼓勵。第三個,標準方面做了調整,這次的標準跟以往的方向不一樣,我們也組織了很多專家進行研究,做了大規模的工作。比如廣東提出的標準化,已經得到國內外的一些重要組織的認可,這次也順利地按照我們計劃穩步推動,這是科技廳的工作。

   中國從改革開放到今天,知識產權觀念已經逐步地樹立起來,人家的就是人家的,你的就是你的,千萬不能偷、不能搶,這個在全世界已經形成一個共識。我們以前的發展也許是偷偷模仿,這樣的生產狀態、這樣的企業發展思維必須要改變。在執法方面,我希望廣東可以向浙江、江蘇這些先進的地方學習。第二部分專利和標準這一塊,其實標準是規范人的規則,但是關鍵的地方就是看定義的標準。所以制訂標準的時候,不能說在標準中獲得什么利益。人家說的世界標準,其實是一個統稱,就是幾個發達國家或者是幾個重要的組織制訂的,沒有一個全世界通用的標準。標準還有一個定義,就是區域性。中國的標準是在中國使用,美國的標準在美國使用。那么你要進入哪個市場,就要看哪個國家的標準。

   我們核心技術只是在應用終端的產品,LED如何改變這個現狀呢?說實在的,比如芯片,LED芯片跟DVD的芯片、計算機的芯片是兩碼事。節能燈的芯片就復雜很多,是真正的高新技術。LED的芯片整個鏈條來說,特別是終端,誰都說不準誰重要,關鍵是看誰掌握了核心的利益。說起DVD是整機的性能,LED的芯片充其量就是一個原料,最終掌握核心技術的就是標準。我們在標準上下好工夫,標準集合了封裝、應用、散熱等等,它的作用就跟我們平時說的IC芯片差不多。對我們所講的芯片,只充當一般的材料,跟一般的熒光粉是一樣的。所以不要指望芯片是誰掌握,它就是一種最基礎的材料,最終做成光源,我們還有一系列的技術,這些技術大部分掌握在中國的手中,所以我們必須要增強信心。要走自己的路,這個空間是很大的。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秘書長 雷志剛

   LED行業聯盟盡可能地幫助企業抵御危機

   整體來說我們國家的LED產業在這方面是比較被動的,都是人家打我們,為什么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第*個原因是核心的專利掌握在西方大國的層面,我們只是下游應用方面。從產業鏈來說,產業鏈的下游的利潤比較豐富的那一塊被別人拿走了,我們所做的都是一些加工、應用。現在為什么說我們被動呢?因為西方國家隨時可以打我們,他們現在打我們少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比較豐富的產業上游,一旦我們的企業經過一定的技術發展,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知識產權風波。所以目前我們民族企業還是被動的,將來某一段時間內還是被動的,這是LED面臨比較重要的問題,所以聯盟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盡可能地抵御這些危機。

   專利戰迫在眉睫是有前提的,因為我們企業想迫切地改變,那么就來了,如果不變,短時間內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什么時候會發生專利戰呢?跟我們改變的狀態、速度有關,如果我們五年都改變不了,那么五年都不會來。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產業促進處副處長 李偉

   戰略合作伙伴緊密連接 又要維護自身的安全

   現在的專利聯盟是一個國際品牌,起源于美國,我們國家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發展起來的。從國際上比較成熟的角度來說,像藍光這些標準的企業,他們的作用是兩個方面,一個是跨國巨頭協調內部競爭合作關系的工具,像三星和蘋果公司訴訟案件鬧很大,競爭得很厲害。但是專業布局是競爭,也還有緊密的合作,合作是通過戰略聯盟進行的,因為他們在自己產品方面有激烈的競爭,但是在標準制造方面是緊密合作。專利聯盟是國際產業巨頭調和內部合作的關系,他們利用這種關系調和,把控企業鏈條。像我們以前有一個MP2和MP3,在90年代的時候也是有不同的專利權,然后構建一個專利聯盟公司是MP2,整合了全球27家巨頭,里面沒有中國企業,中國包括港澳臺每生產一臺含有MP2技術的產品,都要交稅兩美元。這個產業就是由國外的聯盟對我們國家發起產業聯盟的攻擊,后來DVD產業基本沒落了。比如藍光是不是好一點?不是的,藍光技術現在更嚴峻,像國外兩個專利,一個是由日本的索尼和飛利浦六家公司主導的,內置了八萬三千多件專利。中國的企業每生產一臺藍光產品要交稅九美元,還有一家是美國的專利企業。中國生產的包括TCL等每生產一臺藍光產品,也要交4.5美元。就是說我們現在國內的企業每生產一臺藍光要交13.5美元,這就是專業聯盟使他們把控了高端產業鏈的工具。

   像國內的專利聯盟,在知識產權方面,一個對外來說是產業發展的安全,像DVD專家,國外的聯盟為我們產品發起攻擊的時候,要維護自身的發展安全。第二個,專業聯盟的初期是創新的發展,這個是由三個方面體現的,一個是政府希望專業聯盟的創新,解決一個專利的問題,不要最后發現到處都是別人的專利,只能依靠專利聯盟掃清障礙。第二個是創新成果的推動,像我們LED聯盟整合各個*秀的LED企業技術,推動聯盟的方式把這個成果推廣應用出去,如果做成標準的話能成為更高層次的應用。第三個是保護,當聯盟成員的專利權受到侵犯的時候,專利聯盟應該有所作用。總體來說對外政府希望聯盟是維護財產安全,對內促進創新和發展。

   政府對企業的專利管理戰略提供什么服務,有四個方面,第*個,政府要培育引導企業的能力,比如2013年廣東省發明專利有7310多家企業申請盡五萬件專利,只占49萬家工業企業的1.5%。所以專利申請的企業還是非常少,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需要引導和培育。政府為什么要做專利企業優勢培育,就是這個道理。第二個,政府推動產業的應用,全球95%的創新信息都是在專利里面找到的,其中70%在專利文獻都有,所以我們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新。政府有責任推廣這樣的信息,引導企業開發利用信息。第三,營造專利運用的環境,比如參與平臺的建設。第四個非常重要,就是必須加大專利保護,讓企業看到專利的價值。現在企業提起訴訟的時候獲得的判決賠償太少,只有幾萬塊。在浙江地區,知識產權意識較強,為什么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司法保護是最強的。從1985年專利法實施以來,國內盤的最大一個案子是浙江省高院調節的,一一審賠三億人民幣,最后和解賠償一億六千萬,所以浙江企業看到專利真的是有價值,這是政府必須在專利保護上做的。

   北京德力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法務總監 孫銀生

   LED專利聯盟服務各個企業以免沖走DVD困境

   跟其他行業比較,LED行業的知識產權意識,特別是專利的意識明顯比較強,這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第二方面,中國的企業目前還沒有達到走向國際的階段,因為我們的核心技術仍然是在國際巨頭手上,國內使用的芯片仍然是國外的技術。所以核心專利的訴訟暫時不太會發生,主要是應用領域。很多企業在應用或者封裝方面,未來會發生很多的糾紛,那么企業會為這方面付出很多精力。所以專利聯盟,一個很重要的職責,我認為是服務各個企業,為什么呢?因為僅僅靠企業完成這項工作是有一定的壓力。第三個方面,企業一旦成長壯大,沒有這方面的積累,可能就會重走DVD產業面臨的困境,為什么?因為我們沒有核心技術,或者說我們有了核心技術,而沒有把這個技術變成產權。

   目前國際貿易上最核心的困擾是專利問題,國外客戶非常重視專利問題。特別是歐美市場,客戶首先關注的是產品品質以及相關的標準認證情況,同時也對專利問題進行嚴格的考核。我國LED照明行業還處在發展上升的階段,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一不留心就陷入專利訴訟的困境中,在如何面對LED技術專利的難題呢?最根本的方法還得企業不斷的加大技術研發的隊伍,并且在專利技術上要嚴控把關,加強對LED技術專利的保護,此外我國對LED行業的專利技術標準還有待加深!只要我們企業做好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技術,縱然國際上LED專利訴訟的波濤洶涌來襲,企業依然能夠保持一個平靜安穩的心,那才是最重要的!

來源:OFweek 半導體照明網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