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看LED企業怎樣圈到“補貼大紅包”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4-07-23 09:01
關鍵字:LED照明 LED企業 LED市場

摘要:調查發現,LED企業成為近年來最容易獲得政府補貼的公司,許多民營公司正是憑借這一優勢拿到補貼。不過,在豐厚的利益誘惑驅使下,地方財政資金補貼亂象一直沒有平息。

近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地方政府隱瞞收入823億,違規補貼1261億。


幾乎同個時間點上,廈門信達、華燦光電等上市公司紛紛對外公告了收到各級政府財政補貼、資助資金的信息。筆者隨后調查發現,LED企業成為近年來最容易獲得政府補貼的公司,許多民營公司正是憑借這一優勢拿到補貼。不過,在豐厚的利益誘惑驅使下,地方財政資金補貼亂象一直沒有平息。


亂象1  補貼數額巨大


中國政府投向光伏和LED企業的真金白銀足以讓其它行業羨慕不已。以有著國內LED芯片“一哥”之稱的三安光電為例,公開財報顯示,如果將2010年至2013年三安光電收到政府補貼金額與當年的凈利潤相比,結果分別是60%、86%、60%、45.7%。


這種補貼案例在光伏產業中也不少見。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第*季度,中利科技拿到政府補貼約374萬,業績仍報虧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12億元。華燦光電在2013年拿到政府補貼約1.36億元后,全年仍虧862萬。具體到廣東市場,在“十二五”期間,廣東省財政擬每年投入4.5億元設立LED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亂象2   騙補案例頻現


事實上,對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的“補貼”并非中國獨有,即便是美國,2009年也給可再生能源補貼了252億美元。中國的“光伏和LED補貼”哪里出了錯?


答案在國家審計署于2013年6月發布的審計報告浮起。該報告顯示,安徽省中節能投資有限公司大功率LED綠色照明項目通過虛假申報資料,騙取中央財政節能重點工程投資補助資金990萬元。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騙補345.5萬元,東莞百分百科技有限公司騙補23.2萬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坦言,誰來認定是否符合補貼標準,這里面存在著很大的尋租空間。


在近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手握的審計報告是往年的“加長版”,多出來的篇幅就有一部分用在批評“違規補貼”上。劉家義在報告中直陳要害,“由于財政專項資金種類多、項目雜,參與分配部門多,由基層逐級審核上報,信息溝通不暢,加之審核監管不到位,弄虛作假問題比較嚴重。”


據國家審計署統計,2013年,地方政府隱瞞收入823億,違規補貼1261億。


路徑圖   申請補貼得“闖三關”


企業想要拿到政府的補貼,手法也有很多講究


廣東省某LED企業董事長張偉(化名)向記者透露,“全省保守算6000家LED企業,每年能獲得補貼的不超過一百家,大型上市公司拿到補貼的幾率明顯高于中小企業。”


據其介紹,一家LED拿到政府數十萬、甚至百萬級專項補貼,至少得過“三關”。第*關是通過廣東標桿體系認證,直白點說,就是LED產品的“廣東標準”,比如LED產業共性與關鍵技術集成(專題編號0802)中的“申報方向三”含如下驗收條件:至少有3款產品通過廣東省標準光組件審核,并進入廣東省標準光組件產品編碼目錄。這意味著,加入標桿體系,就得經過一系列產品、工廠檢測認證。


接下來要打通第二關:企業一旦加入了多個LED產業聯盟,則獲得補貼的機會要加大許多。然后,聯盟推薦進“花名單”,再過專家評審這關,即第三關。


此外,上大項目也能加分。孫燕飚說,“如果大家都在做重點項目,那就看你的項目規模夠不夠大。


補漏洞   從“事前補貼”到“事后補貼”


其實,政府已經發現了補貼政策上的漏洞,正在改變以往粗獷式的補貼方式。記者多方了解到,以前更多是“事前補貼”,即項目投資方在項目開建之前拿到補貼,現在則傾向于“事后補貼”。


以重慶為例,當地政府規定,手機面板生產商如果將產品供應給給重慶客戶時,每銷售一塊手機面板,一個產品可以補貼幾分或幾毛錢。這樣,下游買產品時,相應降價,相當于上下游都享受了補貼。


另外,今年以來,廣東省科技系統重點開展了一項“陽光再造行動”,推動科技專項投入全流程公開。科技項目的指南編制、項目申報、立項結果、項目成果等關鍵節點信息,面向社會公眾充分開放。同時,涵蓋科技業務全流程的“痕跡”管理,可以做到責任到人,有效追蹤。


剖個案   雪萊特這樣套取345.5萬補貼


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套取高額補貼事件在公眾面前曝光,緣起于2013年6月,國家審計署對“三款科目”資金審計情況的公布。


據國家審計署透露,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效照明產品推廣項目,通過將銷售給大宗用戶的照明產品以居民用戶形式申報,套取中央財政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補貼資金345.5萬元。


只是將申報的用戶種類“偷梁換柱”為何就能多拿到幾百萬的補貼呢?這要從補貼政策的出臺開始講起。2007年12月28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該項補貼資金由財政直接補給中標企業,再由中標企業按協議供貨價格減去財政補貼資金后的價格銷售給終端用戶,使大宗用戶和城鄉居民成為最終受益人。具體來說,“大宗用戶每只高效照明產品,中央財政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30%給予補貼;城鄉居民用戶每只高效照明產品,中央財政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50%給予補貼。”


記者查閱雪萊特公告發現,從2008年該項補貼政策正式實施的第*年起,雪萊特公司連續5年拿到中標合同。比如,2009年,該公司高效照明產品推廣任務量為840萬只;2011年,該公司又拿到了高效照明產品推廣任務180萬套。


另據審計署發布的《審計署關于廣東省2011年至2012年資源能源節約利用類支出科目資金的審計決定》、廣東省財政廳發布的《關于收回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通知》及佛山市財政局發布的《佛山市財政局關于收回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通知》披露,2010年至2011年高效照明產品推廣期間,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199.12萬只銷售給大宗用戶的照明產品以居民用戶形式申報,總計騙345.5萬元。也就是說,只要將用戶種類在申報時換一下,平均每個產品就能多拿到超過1.7元的補貼金。


據了解,2013年9月,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將該款項退還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財政局。

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