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百億級國企背景LED芯片企業是如何“作死”的?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4-07-07 10:34
關鍵字:LED芯片

摘要:4年前的2010年,合肥彩虹藍光LED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根據當時的規劃,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將用三年分兩期建設200條MOCVD(45片以上機)及配套芯片生產線。

    6月24日上午,驕陽之下的合肥彩虹藍光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合肥彩虹藍光)顯得較為安靜。兩名保安在門口執勤,偶爾有車輛和人員進出。筆者繞著公司的外墻走了一圈發現,偌大的基地除了已經建設好的廠房外,還有大片空地,上面長滿了雜草和樹木。

  4年前的2010年,合肥彩虹藍光LED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根據當時的規劃,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將用三年分兩期建設200條MOCVD(45片以上機)及配套芯片生產線。

  如果這一計劃順利完成,合肥彩虹藍光將成為國內擁有MOCVD數量 (金屬有機化合物化學氣相淀積,是生產LED外延芯片的重要設備)前兩位的公司,從產能規模上看,將是LED外延芯片領域無可爭議的龍頭公司。

  然而,4年過去了,合肥彩虹藍光的這一目標并未實現。不僅如此,今年上半年公司更是處于半停產狀態。而此時,我國LED芯片產業開始步入黃金期,不少企業正謀劃擴大更多產能。

  合肥彩虹藍光頭戴國企光環,它是上海藍光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上海藍光)的控股子公司,而后者又是央企彩虹集團控股的二級子公司。

  那么,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近日,筆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公司曾一度半停產

  2010年6月18日,總投資達100億元人民幣的“合肥彩虹藍光LED”項目正式簽下合作協議。根據當時的規劃,此項目總用地面積500畝,總共建設200條MOCVD以及配套芯片生產線。而MOCVD設備規格要求在45片機以上(片數越高,產量越大)。

  200條生產線分兩期建設。資料顯示,一期項目計劃投資20.25億元,占地300畝,將有50條生產線,年產芯片420億顆,年產值23億元。

  當時,媒體的一篇文章提到,“項目全部建成后,實現年產值115億元,將成為中國巨型LED產業基地”。

  事實也是如此,因為即使作為國內芯片行業老大的三安光電,在2010年末到位的MOCVD設備也只有70多臺。到2014年4月,三安光電的設備數量為160臺。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三年內200臺MOCVD設備順利到位,從產能角度看可能是合肥彩虹藍光居第*。

  2010年8月30日,合肥彩虹藍光LED項目開工奠基儀式正式舉行。

  2012年12月底,合肥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官方網站上的一篇題為《合肥彩虹藍光LED一期項目順利驗收》的報道顯示,當年12月18日,合肥彩虹藍光召開了LED項目一期工程驗收會議。報道提及,當時已建設完成46臺MOCVD及其配套生產線,累計固定資產投資16.11億元。

  隨后,公開報道中再無合肥彩虹藍光開建二期項目的消息。今年6月底,高工LED產業研究院院長張小飛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的統計,目前合肥彩虹藍光擁有MOCVD數量為45臺,上海藍光為19臺,兩個基地共計64臺。

  這與當初的計劃相去甚遠。不僅如此,在今年上半年,公司LED外延芯片的生產一度處于半停產狀態。

  “年初到四五月份(外延芯片)一直沒開工。”6月24日,在合肥彩虹藍光的宿舍樓下面,一位自稱該公司員工的人士說。

  上海藍光一位芯片代理商向筆者表示,從去年12月25日開始,該公司開始處于半停產狀態,大客戶仍然維系著,小客戶丟掉了。

  “比如我們是他們的代理商,我們也拿不到貨。”該人士說,合肥彩虹藍光和上海藍光的情況差不多。

  合肥彩虹藍光一位設備供應商亦告訴筆者,公司此前“停了幾個月”。

  對于這一消息,筆者又從另外至少兩處信息源獲得證實。但從6月24日到6月26日,筆者通過登門、電話等多種方式試圖聯系合肥彩虹藍光管理層,均未果。不過,筆者在采訪中獲悉,近期合肥彩虹藍光又開始恢復了生產。

  行業正處“小陽春”

  就在合肥彩虹藍光半停產的時間段里,國內LED外延芯片產業正在經歷近幾年的“小陽春”。

  廣東德力光電有限公司營銷總監葉國光就在6月初向筆者表示,LED行業目前正處于景氣階段。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整個LED行業出現供銷兩旺的局面,受下游應用領域的拉動,上游外延芯片的出貨量也逐步增加。2013年MOCVD產能利用率上升至52%,開機率上升到70%左右。

  今年3月底,筆者從三安光電證券部獲得的信息是,公司MOCVD設備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

  與此同時,不少LED外延芯片企業還摩拳擦掌醞釀擴產。

  今年1月,華燦光電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投資3.05億元,啟動“華燦光電(蘇州)有限公司LED外延片芯片二期項目”的建設,項目計劃形成年產48萬片2英寸紅黃光LED外延片(自用)和154億顆紅黃光芯片的生產能力;4月,三安光電發布公告稱,決定在廈門設立全資子公司投資建設LED外延、芯片的研發與制造產業化項目。項目投資總額100億元,總規模200臺MOCVD;6月24日,中游封裝企業鴻利光電跟三安光電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在這種背景下,合肥彩虹藍光卻意外半停產,讓外界感到困惑。

  上海藍光曾在我國LED芯片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其官網介紹,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是國內首家從事氮化鎵基LED外延片、芯片研發和產業化生產的企業,是國家“863”計劃光電子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2007年,為了實現業務轉型,彩虹集團宣布向上海藍光注資1.3億元,并實現對后者的控股,從而進入LED產業。

  “LED是全球最具成長前景的產業,也被規劃為集團三大核心業務之一”。當時,彩虹集團副總經理張少文曾表示。

  上海藍光經營不好原因多?

  “經營不好有很多原因,詳細情況你去問經營者。”作為合肥彩虹藍光的二股東,代表政府方出資的合肥鑫城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說。

  筆者在采訪中注意到,多位受訪人士在分析上海藍光時,都使用了“多方面”、“多種”這樣的詞匯。

  上述上海藍光代理商告訴筆者,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小股東太多,股東之間在利益上有矛盾。他告訴記者,上海藍光準備把生產線搬到合肥,上海工廠那塊地原來是工業用地,可以轉成商業用地,小股東對于土地收益如何分配有矛盾,進而影響到了企業生產。

  一位LED芯片企業高管則告訴筆者,上海藍光半停產的主要原因是芯片價格太高。他說,當初公司的投資太大,比如規劃是60萬片的產量,結果只做了10萬片,那么像電費、工資等支出,就攤得比較高,結果芯片成本比別人貴很多。

  上述合肥彩虹藍光的設備供應商對筆者表示,去年該公司庫存不少,“虧本不賣,越不賣越虧本”。

  據筆者了解,從2012年到2013年,整個國內芯片價格下降非常快。高工LED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LED芯片價格較年初下降超過30%,2013年芯片價格較年初降幅在20%左右。

  不過,對于芯片較貴的說法,上述上海藍光代理商進行了否認。

  一位接近上海藍光的人士向筆者表示,上海藍光的國企背景或許也是一個原因。他說,比如像藍光這樣的企業,很難請得起海外的高級技術人員,在技術上就難以達到一定高度。另外,國營企業在效率方面可能也不太好。

  不過,該人士強調,其實這兩年所有做外延芯片的企業都不賺錢,投入很大,但價格下滑得厲害。這樣,有的企業選擇停工,有的選擇做庫存。“我認為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

  合肥基地重新開工

  好在上海藍光又有了復蘇的跡象。上述接近上海藍光的人士告訴筆者,今年上半年,上海藍光開始進行調整,要把上海的生產線搬到合肥來。合肥基地也開始重新開工。

  6月24日,上述合肥彩虹藍光設備供應商告訴筆者,這個廠剛剛重新開工,大概要三個月的試產期,芯片才能生產出來。

  當日下午,在合肥彩虹藍光的宿舍樓下,筆者見到了另外一名員工,他告訴筆者,當天是他第*天上班,公司新招了一批員工,跟他一起進去的有幾十個人。

  當上海藍光重新出發的時候,面臨的競爭并不比前兩年小。目前,三安光電擁有161臺MOCVD,總產能位居全國第*。德豪潤達則到貨92臺設備,其中52臺已調試完成開始量產,年末有望開滿。

  去年6月,在一次行業論壇上,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判斷說,LED上游在未來逃脫不了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規律,目前全球也就3~5家比較成功的半導體公司。他認為,全球最后可能就只剩下3~5家LED外延芯片企業,也許可能是2家。

  葉國光認為,即使在今年芯片行情不錯的情況下,國內芯片企業整體的產能利用率也只有70%。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告訴筆者,其實上海藍光目前的打算還是比較模糊。一方面想做大,但做大又是一個包袱。“像這樣有三五十臺MOCVD設備的企業,擴產邊際效益提升不上來,還得大量投入,不擴產現在的成本壓力也很大,價格戰打得很厲害。”

  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副秘書長、廣東光亞照明研究院總監劉俊向筆者分析說,目前LED芯片企業有三大陣營。一是以科銳、日亞、歐司朗等為代表的外資品牌,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保持著穩步上升的態勢;二是中國臺灣的芯片企業,比如晶元、新世紀(29.82, 0.02, 0.07%)等;第三個就是大陸的芯片企業,比如三安光電、德豪潤達等。“現在上海藍光要重新定位自己的優勢,難度會比較大。”

  劉俊說,對于上海藍光來講,無論是定位于車載、還是顯示或者照明領域,其實都有企業已經在那里守著。他建議,上海藍光還是首先要明確自己市場定位,其次注重產品本身的光效和價格,即性價比。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