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全球LED技術領域的六大領軍人物
摘要:LED在19世紀70年代早期,他因參與摻氮磷砷化鎵工藝的開發而開始嶄露頭角,這項工藝隨后成為主流的商用LED技術之一,并且沿用至今。
1. 喬治·克勞福德(George Craford)
一直以來,克勞福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了多種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可見光LED的開發。LED在19世紀70年代早期,他因參與摻氮磷砷化鎵工藝的開發而開始嶄露頭角,這項工藝隨后成為主流的商用LED技術之一,并且沿用至今。1972年,他發明了黃光LED以及紅光和紅橙光。在加入Hewlett-Packard后,克勞福德帶領團隊率先研究開發磷化鋁鎵銦LED,推出了砷化鋁鎵和氮化銦鎵系列產品。
克勞福德在固態研究成果實現了LED成為傳統白熾燈和熒光燈的節能替代品的轉化。
2. 哈拉爾德·哈斯教授 (Professor Harald Haas)
哈斯教授帶領了一個研究組發表了第*份概念驗證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通過采用一項名為正交頻分區復用(OFDM)的數字調制技術,研究人員使得微型LED燈泡每秒能夠發生上百萬次的光強度變化,如同一個極速的on/off開關。這樣便能夠實現高速傳輸巨量二進制數據,即由一系列的0和1組成的數據。
哈斯教授是“光保真”(Li-Fi)技術的命名人,該技術又被稱為可見光通訊(VLC)。為進一步探索這一技術,他組建了一家私營公司PureVLC。據哈斯教授介紹,可見光是電磁波譜的一部分,其頻帶寬度是目前通訊系統所采用的射頻頻譜的1萬倍,因此將能夠大幅擴大數據傳輸容量。
哈斯教授在2012年全球TED大會上第*次現場演示了Li-Fi技術。
2012年,哈斯教授參與成立了pureLiFi公司,其前身是愛丁堡大學分離出來的PureVLC公司。自2008年,作為D-Light研究項目的一部分,起該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電子數據訊號的傳輸方法,設計調變技術,使現有網絡能容納更多的數據量,及借著明暗轉換速度比人眼所見更快的LED燈泡來傳輸數據。
3. 奧爾多·坎珀(Aldo Kamper)
坎珀上任后帶領歐司朗光電半導體成為世界三大LED公司之一。歐司朗的產品系列包括熒光燈、緊湊型熒光燈、高強度氣體放電燈、鹵素燈、汽車燈、摩托車燈、特種光源、電子鎮流器,高性能紅外線LED和發光二極管等。
坎珀于1994年完成工商管理課程后加入歐司朗,1999年至2006年間擔任歐司朗光電半導體的汽車和可見光 LED 部門主管,2006 年起出任美國OSRAM Sylvania專業照明業務部的執行副總裁兼總經理。憑借他的技術和工商管理專長,坎珀進一步拓展公司作為全球科技驅動者。
4. 克里斯蒂安·梅博士(Dr. Christian May)
梅博士已在COMEDD任職了11年。弗勞恩霍夫COMEDD是在歐洲范圍內領先的研究機構,同時也是一個專注于OLED和真空技術生產應有的有機半導體研究和開發中心。
弗勞恩霍夫COMEDD的無塵室的兩條控制線條負責OLED的制造和集成,另有一條研究線負責成卷式生產柔性襯底。弗勞恩霍夫COMEDD提供了廣泛的研究,開發和試驗性生產的機會,尤其是在OLED照明,有機太陽能電池和OLED微型顯示器領域。
作為弗勞恩霍夫學會中柔性電子的倡議者,總部設在德國德累斯頓的cluster FLEET組織充分利用了梅博士的研究成果,其成員包含三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FEP、IWS和COMEDD),德累斯頓工業大學IAPP學院以及一家中型企業SEMPA System。該組織的主要致力于柔性電子封裝技術研發,最近組織展示了成功的柔性OLED器件封裝,該封裝采用了卷對卷工藝自粘型阻透薄膜。這種成果展示使得柔性電子實現了可商用化的突破。
5. 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
1988 年日亞化學資助中村進入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研究有機金屬氣象 (MOCVD) 1989年,中村教授開始研究基于三族氮材料的藍光LED。中村選擇了當時最受人冷落的氮化鎵(GaN)作為藍色發光二極管的發光材料。而選擇它的原因就是因為“其他人沒有采用”。試驗開始后,中村發現制造氮化鎵的原料氣體---NH3具有腐蝕性,沒有一種加熱器既耐高溫又耐腐蝕。因此,加熱器很快就會被腐蝕壞,導致薄膜無法生長。因此他每天的工作就變成了不斷的改造和修理設備。經過多次失敗和不斷摸索,中村終于制造出不會燒壞的加熱器。1990年9月,終于迎來了GaN膜面世的時刻。
接下來就是要用GaN制造出半導體激光器。因日亞為了藍色發光二級管的研究已經過投入數以億計的金額,中村的研究得到了日亞的反對,研究也因此被中止。但中村卻全然不顧反對,將自己關在實驗室里一門心思開始雙異質結構研究。三個月后,雙異質結構的GaN發光二極管終于試制成功,雖然很暗,但經過一次次的改進,終于在1993年10月,藍色發光二極管的亮度上升到最初的100倍,新的革命性發明誕生了。
中村在孤獨中堅守了10年,終成正果。2006年,他獲得了技術界的諾貝爾獎——千禧技術獎。
6. 查爾斯·M·斯沃柏達Charles M. Swoboda
斯沃柏達幫助科銳成為世界五大營收*高的LED企業。而在他上任成為CEO后,科銳也成為了美國成長最快的企業之一。
斯沃柏達2001年6月成為科銳執行長,帶領科銳從一家只有數十名員工、營業額600萬美元的地區型小公司,發展成員工數千人、營業額近5億美元(約臺幣160億元)的大企業,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LED制造商。
斯沃柏達1993年加入科銳,從LED產品經理做起,陸續當過科銳子公司Real Color Displays總經理、科銳營運經理、營運副總裁、營運長、總裁、董事,34歲就被拔擢為執行長,現年42歲的他,已身兼公司董事長、執行長和總裁三大要職。除了本身對LED產品的專業知識,他能成為公司靈魂人物主因在于執行力強,“確保開會激蕩出來的點子不會平白消失”。
斯沃柏達成長于芝加哥市郊,大學時主修電機,1989年畢業于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的馬奎特大學(Marquette University)。之后,他在加州硅谷的惠普計算機待了4年,職務都和營銷有關。1993年,他加入成立僅6年、位在北卡羅來納州德爾漢的科銳,當時科銳只有30名員工,現在已超過2600人。
來源:OFweek半導體照明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