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顯示屏:下一波可穿戴設備的節點?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4-02-24 11:55
關鍵字:劉自鴻 柔宇科技 柔性LED屏
摘要:劉自鴻是2012年年初辭去美國紐約IBM總部工作,創建柔宇科技有限公司(Royole Corporation)(下稱“柔宇科技”)的。作為中國第一家專業從事柔性顯示TFT背板開發的企業,柔宇科技的代表性產品包括高性能的超薄柔性顯示器TFT背板、超薄柔性顯示器以及基于柔性顯示器的各種新型電子產品,如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
柔宇科技一問世就成為資本的“寵兒”。公司創辦一年時間,獲各方投資超過1億元。“最初創辦公司,我個人投入10多萬美金作為啟動資金。”劉自鴻告訴《創業邦》記者,而2012年創辦當年,柔宇科技得到天使投資人楊向陽、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松禾資本的投資;2013年獲得IDG資本、深創投、松禾資本、Alpha Wealth Finance等A輪投資。
劉自鴻說:“我更欣賞像惠普、IBM、Intel、Microsoft那樣靠技術自己闖市場的企業。當然,科技最終要創造價值,服務于社會,這個是核心。”
與巨頭共舞
2013年年中,劉自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證實柔宇科技研發成功可量產的柔性顯示器。2013年年底,他首次公開展示柔宇科技生產的兩款柔性顯示屏:兩塊屏幕均為手機屏幕尺寸,厚度為0.1毫米,為應用于新型手機設計,顯示效果與普通LCD相同,可觸控,由于采用了新材料(行情 專區),顯示屏可以“卷起來”。
繼智能手機興起之后,人們對柔性手機的猜想就一直在持續。劉自鴻告訴記者,iPhone、Android等智能手機設計成如今這種平板樣式的主要決定的因素就是屏幕的特性。若屏幕可實現變化,PCB電路板亦可隨之變化。如它可配合柔性顯示器實現不同程度的彎曲與折疊,那么“未來手機就可以卷成一支筆的形狀,在用戶需要時再展開呈各種形狀。”他很興奮地說。
事實上,2012年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的文件顯示,蘋果公司打算在iPad智能保護殼(Smart Cover)上嵌入柔性顯示器以提高平板電腦的性能。當時美國的一些技術博客指出,盡管專利申請并不代表該設想一定會用于實際產品,但它代表了ipad未來發展的一個可能性方向,一個很酷的設想。
2013年,三星推出了首款號稱具有“未來氣質”的弧面手機GalaxyRound,手機采用彎曲的OLED顯示屏,凹面的設計更貼合了消費者臉頰的弧度,可算柔性顯示產品的一次重要嘗試。
而在劉自鴻看來,這些電子產品距離真正“柔性化”仍有較長距離。“從技術上來看,柔性產品的發展將會經歷不同的階段,可彎曲、可卷繞、可折疊對于制造的技術難度完全不同,目前一些大公司的產品只是在顯示、觸控、電池、電路板等方面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柔性化。”
他告訴記者,目前柔宇科技擁有全世界最薄的柔性顯示背板,卷曲半徑可達毫米量級。“厚度不足頭發絲直徑,最薄可達0.1毫米至0.03毫米。”與同類企業相比,柔宇科技在背板技術上的突破顯得尤為重要,“它解決了大部分柔性顯示器樣品僅能用于短時間展示的問題,并可兼容所有主流顯示系統,包括OLED、電子墨水、LCD等。”
而通過該技術的實現,令柔性顯示器具有極強的柔韌性和穩定性,事實上,柔性顯示器的特點在于時尚輕薄、可彎曲、便攜性高、工業設計自由度大。但這種產品化最關鍵的難點在于達到性能穩定并規模化量產。
劉自鴻在2012年就研制出柔性顯示器的原型,但當時只是Demo,尚不能轉變為可使用的產品,“現在柔宇科技確實能夠真正實現大規模量產。”
2013年以來,全球的電子市場出現更新換代趨勢。在劉自鴻看來,柔性顯示產品若應用于數千億規模的顯示屏市場乃至各種電子消費類產品上,則由此帶來的沖擊不僅來自全新的用戶體驗,也可減少硬件方面高達50%的成本。“以手機為例,顯示屏是所有元器件中最為‘昂貴’的一項,約占成本的10%左右。柔性顯示屏的材質則可讓這部分成本有降低50%的空間。”他說。
對此,劉自鴻相信即使與蘋果、三星等巨頭賽跑,柔宇在柔性顯示上的技術和工藝成熟度也均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眼下,他說,盡管其產品還在推動量產階段,但已受到各大顯示面板廠商及終端消費電子廠商的強烈關注。不過鑒于該產品的應用對于上、下游產業鏈影響巨大,他也坦承,未來并不排除與谷歌、蘋果這樣的巨頭公司進行某種合作與對接的可能性。
橫跨太平洋(行情 股吧 買賣點)創業
劉自鴻看上去個頭不高,長相清秀,一副陽光大男生的模樣。
2000年,劉自鴻放棄保送清華化學系的機會,參加高考,如愿考取了個人志趣所在的清華電子工程系。本科期間,他十分活躍,不僅擔任電子系學生會副主席、文藝部長等系列職務,還參加了“挑戰杯”等課外科技成果、創業計劃賽事10多項,個人拿到3項發明創新專利。
就拿眼下“風起云涌”的可穿戴設備熱,可以說,這是劉自鴻在10年前就已碰觸過的領域。上大二時,他通過冬天使用電熱毯常被“熱醒”一事,研究發明了“人體生物智能傳感及應用系統”。該系統能快速、準確地探測人體生理變化,包括冷熱適宜度、運動過程的新陳代謝程度以及部分生理病變狀況,從而實現醫學上、電子產品中和體育訓練中對于人體狀態的有效監測。
劉自鴻認為,所有創意、創新的源頭都始于生活,而這些科技創新也必將應用與改變人們的生活。“這是重點。”他說。
2004年本科畢業后,劉自鴻獲免試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碩士學位的資格。2006年,劉自鴻碩士畢業后,婉拒英國劍橋大學,選擇去美國斯坦福(Stanford University)讀博士,主要是與他研究生時就開始的主攻方向——電子顯示技術有關。“當時博士論文就是關于柔性顯示方面的,在國際上,我也算是在這個領域起步較早了。”
當問及劉自鴻,到目前為止個人最“得意”的事時,他略想了一下,說:“還是快速地組建了一個高度國際化、志同道合的精英團隊,大家能夠共同為一個夢想去努力吧。 ”
柔宇科技最初是在美國硅谷與中國深圳兩地同時啟動運營,身為董事長兼CEO的劉自鴻很快加入到當下許多科技公司CEO那種行程繁忙的“空中飛人”行列。這也讓首次創業的劉自鴻體會到創業辛苦之處。“在美國硅谷和深圳組建公司的早期,曾經連續3個月輾轉兩地飛行不斷,兩邊都是睡在不同的團隊朋友家中的沙發和客廳地板上。”
柔宇科技早期的核心團隊成員幾乎都是他在斯坦福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同學。“我們團隊是全世界最早從事柔性顯示技術研究的團隊之一。”劉自鴻很自信地說。在他看來,要管理這樣的精英團隊,專業知識和情商管理同樣重要。
談及中美兩方的創業環境,他認為美國硅谷擁有極其自由和成熟的創業環境和創新氛圍。“不愧是高科技創新源頭所在,不流于形式、不流于表面,審批相當快。”
這樣說與當初柔宇科技創辦時深圳同期啟動審批手續對比有關。當時深圳“創業直通車”尚未啟動,相比而言,各種審批很煩瑣。不過在他的印象中,深圳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電子行業產業鏈、制造工廠,“這一點是非常有力量的。”
“我們將產品研發主要放在美國公司那邊,制造、量產集中在深圳公司進行。產品銷售方面,目前我們不直接針對終端客戶,主要是和海內外電子行業相關企業、公司做產品對接。”
來源:創業邦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