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告】小間距方興未已,Mini LED未來已來
摘要:當前LED顯示的增長核心仍來自于小間距的進一步滲透,包括專業顯示領域初始投放產品 的更新換代、需求由省市級行政單位向區縣級滲透以及應急管理平臺建設的新增需求。商顯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未來交通廣告、商業零售、電影院、會議室等細分領域的高端需求增長將帶來 超過百億級別的市場空間。海外方面,小間距從2018年開始進入高增長階段后,商顯以及體育、 租賃等泛商業領域的需求較為強勁,全球商業 LED 顯示產業的整體需求可觀。作為小間距延伸 的Mini LED已實現小規模量產,未來將進入家庭場景,LED替代空間再次升級,而未來Micro LED關鍵技術的突破將實現LED顯示走入消費電子領域。
文章轉載自:未來智庫/今日頭條
一、核心投資邏輯
需求端的增長是推動LED顯示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行業發展始終圍繞LED對其他顯示方 式需求替代這個關鍵因素,小間距的出現實現了LED對室內DLP、LCD拼接屏的替代,伴隨著 成本下降,小間距由專業顯示領域向空間更廣闊的商業顯示領域滲透。
當前LED顯示的增長核心仍來自于小間距的進一步滲透,包括專業顯示領域初始投放產品 的更新換代、需求由省市級行政單位向區縣級滲透以及應急管理平臺建設的新增需求。商顯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未來交通廣告、商業零售、電影院、會議室等細分領域的高端需求增長將帶來 超過百億級別的市場空間。海外方面,小間距從2018年開始進入高增長階段后,商顯以及體育、 租賃等泛商業領域的需求較為強勁,全球商業 LED 顯示產業的整體需求可觀。作為小間距延伸 的Mini LED已實現小規模量產,未來將進入家庭場景,LED替代空間再次升級,而未來Micro LED關鍵技術的突破將實現LED顯示走入消費電子領域。
結合供給端情況,國內LED產業鏈發展成熟,全球產能向中國大陸轉移,而國內市場行業 集中度較高,產業鏈的協調發展使得LED顯示屏廠商全球競爭力持續加強。隨著技術進一步更新迭代,未來高端產品供給將越發集中于行業內龍頭廠商,規模優勢的鞏固使得龍頭廠商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二、LED顯示屏:從小間距到Mini,商顯應用拓展進行時
LED顯示需求端保持較高增速,一方面來自于小間距的高景氣滲透持續,另一方面則來自 于Mini LED技術發展帶來的新周期。小間距起步于專業顯示,滲透率仍持續提升,隨著成本下降,以廣告、電影、會議室為主的商業顯示成為最具潛力的增長空間。Mini LED于 2018 年實現量產,隨著背光應用在放量后帶來的成本性價比提升,Mini LED顯示也將受益并實現規模性量產,帶動LED顯示進入需求新周期。
(一)技術演進,LED顯示屏由“外”及“內”
LED顯示屏自從進入應用市場,經歷了從單雙色顯示到全彩屏的發展歷程。單雙色時代, 基于LED的高亮特性主要用于信號指示,包括交通信號、銀行信息發布等領域,直到1993年 具有商業應用價值的藍光LED芯片發明,使得全彩屏成為可能。LED全彩屏真正實現大規模應 用發生在2000年以后,此時國內LED產業形成規模,國產顯示屏廠商自此在海內外市場發力。
早期全彩屏主要應用于大型戶外廣告,屏幕像素點間距大,僅適合遠距離觀看。隨著技術進步,像素點間距不斷縮小,2010年后出現了小間距LED顯示屏,實現了LED顯示屏由戶外向室內場景的拓展,2016年后小間距得到市場廣泛認可,滲透率快速提升。
隨著技術突破,LED像素點間距進一步縮小,Mini和Micro LED的出現又給行業增添了新 的發展動力。2018年,點間距小于1mm的Mini LED實現小規模量產,開始應用于高端筆記本 電腦、游戲電競顯示器背光和指揮中心室內顯示大屏,未來有望進入家庭應用場景。目前先進廠商開始布局 Micro LED,芯片尺寸進一步縮小,同等面積下可實現的顯示效果有了質的提升,今年1月的CES展三星推出了75寸4KMicro LED顯示屏,預計未來Micro LED將走入近屏應用,使用于手機、智能手表、AR/VR 等消費電子產品。
貫穿LED顯示發展的動力來自于產品替代,而產品替代的核心則來自于技術革新,技術革 新一方面使得新產品替代過時的老舊產品,另一方面則是替代原有的其他顯示產品。全彩屏出現,LED逐步替代戶外幕布式燈箱廣告牌,而小間距基于無縫拼接、高色彩飽和度、畫面均勻一致、低功耗等優點,迅速替代室內DLP、LCD拼接屏。Mini LED和Micro LED技術的發展或將進一步實現LED對中小尺寸LCD和OLED屏幕的替代。
縱觀全球, LED顯示市場的主要增量仍然來自于小間距產品,且隨著點間距的進一步縮小, 高清/超高清的高端需求越來越成為增量的主力來源。
(二)小間距、大空間,商顯市場方興未已
基于小間距對比DLP、LCD拼接屏的優勢,室內可應用場景日益拓寬。早期,小間距LED 盡管顯示效果好,但成本相對較高,因此,首先應用于軍隊、安防等專業顯示領域,這些領域對于顯示技術和使用效果的考量優先于價格,成本敏感性低于民用市場。專業顯示領域的標桿效應促使小間距滲透率提升,隨之成本下降,逐漸進入商業化應用,體育、舞臺租賃等成為率先使用的場景。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小間距LED應用的具體領域可分內專業顯示、商業顯示、租賃顯示、 體育顯示和創意顯示等五類。其中,專業顯示的需求集中于國防、政府、公共事業部門,而商業 顯示、體育、租賃等屬于民用商業場景。
目前,小間距成為LED顯示屏的主流,專業顯示領域的滲透率較為可觀,高端商業顯示領 域成為最具潛力的市場,包括廣告、商業零售、會議室、電影院等細分板塊,相比專業顯示小間 距進入時間較短,應用場景廣,發展空間大,隨著成本下降能夠快速形成規模。
1、滲透持續,專業顯示景氣不減
專業顯示是小間距LED從戶外切入室內最早應用的領域,主要包括軍隊、安防、交通指揮、 能源等與軍事和政府相關的細分場景。利亞德作為國內最早量產小間距LED的企業,目前在全球小間距顯示屏市場份額占據首位,自利亞德2012年開始投放小間距產品,主要集中于專業顯示領域,從其披露的小間距收入行業分布來看,2012年占比最大的是軍事領域達到 36.4%,其次是包括公安、司法、各級公務單位在內的政府領域。軍事和政府機構合計占小間距收入的比例在2012年超過50%,而后向企事業單位滲透,至2015年,這兩個機構的占比仍超過三分之一。
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顯示需求是專業顯示領域率先成功應用小間距LED的根本原因,小間距 LED可視角度廣、刷新率高、功耗低、無拼縫等特點順應公安、交通指揮等部門的可視系統升 級改造需求。未來,專業顯示領域的增長來自于早期已投入使用的顯示屏的更新換代,以及小間距LED在政府相關領域向下一級行政單位滲透的趨勢。另一方面,為適應新的社會安全和緊急救援需求,應運而生的應急部門對于顯示的需求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
(1)公安機構
以公安領域為例,目前我國各城市的公安指揮顯示大屏以DLP、 LCD拼接和小間距LED為主,未來小間距將持續替代DLP、LCD,同時初次投放的小間距LED也已進入 3-5 年產品更 換期。根據測算,從全國省級行政區域下沉至區縣級行政單位,假設每個行政區劃的公安指揮中 心僅配備一塊小間距LED屏幕,僅在公安指揮中心的市場規??蛇_36億元,而整個安防領域還可細分為治安、消防、交警、信訪、經偵、刑偵、特警等眾多分支,小間距LED在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將遠超以上測算。
(2)應急管理
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組建了應急管理部門,將應急管理提到了新的高度,成為國家治 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國家應急平臺體系,計劃在國家應急平臺體系一期工程建設成果基礎上,推進國 務院應急平臺和部門、省級應急平臺的升級改造。按國務院總體規劃,應急平臺將在47個副省 級以上單位進行部署,除此之外,還將有240個中等規模地級城市、2200 多個區縣投資應急平臺建設。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09年國家應急平臺上線運行,我國開始了應急平臺體系的建設,彼時市場規模僅1.4億元,隨著市場需求推進,2014年這一規模接近20億元, 2018年達到90.9億元,3年復合增速40%,前瞻預計2019 年應急平臺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
應急平臺建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可視化監控指揮系統,以保證重大事故、災害發生時實現及時響應、快速調度、動態跟蹤,而小間距LED顯示系統正能順應技術需求,目前已進入各級行政單位應急平臺體系,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根據前瞻統計,截至目前已有30余個副省級 以上單位初步完成應急平臺建設,地級市和區縣的則尚在建設中,小間距的滲透空間同樣在于數量龐大的地級市和各級區縣應急平臺建設中。
根據簡單測算,如若各級行政單位的公安指揮中心均配備一塊小間距LED顯示屏,市場規 ??蛇_36億元,目前小間距的滲透仍集中于地市級以上區域,市場空間更大的區縣級公安機關 將是未來增長的主要來源。應急管理做為2018年以后國家重點建設的部門,對顯示系統的需求勢如破竹,以國務院規劃建設的數量進行測算,即使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僅配備一套LED顯示系統,市場規模接近30億元。由公安指揮推及至消防、交通、刑偵等領域,由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推及至其他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應急細分場景,專業顯示的整體市場空間預計超過百億。
2、拓展順利,商顯市場空間更廣
小間距LED發展至今,點間距不斷縮小,實現了從P2.5到P0.9的技術突破。對比2016年與2017年小間距產品銷售量的結構, P2.5產品市占率從2016年32%縮減到2017年14%, P1.5、P1.2產品占比則快速提升,合計從2016年的34%增長至2017年的53%。技術驅動成 本持續下降,顯示效果更優的小間距產品快速被市場接受,更小間距產品市占率迅速提升。
像素點間距的進一步縮小,LED 產品進入更多的應用領域,而成本下降使得小間距 LED 打入商業顯示領域,成為小間距LED維持高景氣的主要驅動力。根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商顯市場規模自2010年的152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745億元,復合增長率達22.0%,預計2020年將突破千億規模。分品類來看, 2018年 LED小間距在商顯市場的同比增速達到55.2%, 尚處于低份額高增速的快速發展階段,對比來看,LCD拼接屏增速為 13.5%,而DLP拼接屏同比下降9.7%,小間距將持續發揮替代優勢,挖掘商顯市場廣闊空間。當前廠商加速發力的細分 場景包括機場、高鐵站等大交通廣告顯示、商業零售、電影院、會議室等。
(1)大交通廣告
大交通方面,當前海內外的各大機場、火車站已大量投放LED顯示屏,從航班信息顯示到 各種規格的廣告屏,LED均已滲透,全球大型機場不乏LED顯示屏的精彩案例。目前,小間距LED在交通樞紐的普及率并不高,隨著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小間距仍有較大的投放空間,機場、火車站、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仍將進一步滲透。
僅以國內民航機場為例,截至2018年底,國內民航機場總數為235座,其中年旅客吞吐量 超過 1,000萬人次的為37個,隨著小間距LED屏成本下降,大型機場使用LED屏幕替換燈箱 廣告的意愿提升,未來將帶來近10億的市場規模,而考慮國內LED顯示企業在海外交通廣告領域的滲透,全球交通樞紐的增長空間將更大。
(2)影院市場
影院顯示是商顯市場另一個發力點。隨著消費群體對觀影體驗的要求提高,高清化趨勢下,LED有望走入影院銀幕。LED色彩飽和度高、亮度鮮明、對比度高、壽命長、功耗低,對比目前主流的疝氣燈投影優勢明顯,若未來成本下降至可接受范圍內,原有投影設備的替代空間即是 小間距LED的增量空間。目前,三星的Onyx LED產品已實現商用,滲透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亞太地區滲透率*高,中國大陸最早于2018年由萬達影院引入,目前已累計有7塊屏幕投入使用。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電影院線銀幕數量超6萬塊,根據2018年12月國家 電影局印發的《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 到2020年,電影院銀幕 總數達到8萬塊以上。假設小間距LED電影屏的滲透率總體達到10%,則截至2020年電影銀 幕的新增市場規模可達30億元,存量市場90億元,共計120億元的市場空間。當前DCI認證和LED屏幕成本仍是顯示企業滲透影院市場的主要難點,未來一旦DCI認證得到突破,LED 屏幕在成本和品質上超越現有技術,影院市場將被快速滲透并取代現有投影技術。
(3)會議室
原有的會議室顯示屏采用LCD液晶電視,受制于技術和成本,LCD電視很難做到100寸以 上的規格,而LED可以很好解決這個痛點。目前,會議室市場同樣進入到小間距LED屏幕快速 滲透的階段,目前已成功應用于大型企事業單位中。根據奧維云網的數據,中國會議室數量已超過 2,000萬間,全球更高達1億,假如大中型會議室占比為 5%,LED小間距屏的滲透率達到10%,每塊屏幕價格維持在合理水平,則國內市場規模達到百億級別,全球規模將更大。
(4)體育顯示
LED顯示屏在體育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各類體育賽事和體育場館的屏幕需求。體育顯示領 域是繼專業顯示領域之后,較早使用小間距LED屏的場景。大型國際國內體育賽事往往需要能 夠清晰、及時、準確的顯示體育比賽的實況,小間距LED顯示可以根據比賽的要求進行規格、 亮度等全方面個性化定制,同時隨著LED技術的發展,小間距的可靠性已完全能夠適應戶外使用,近些年大型國際賽事LED全彩屏的供應商中頻頻出現中國廠商的影子。2020年作為體育大年,東京奧運會和歐洲杯的舉辦提升顯示屏的需求。未來,上至國際性、區域性的體育賽事,下至國家級、地方性的體育比賽,將是驅動體育顯示增長的重要來源。
根據國際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末我國共有體育場館數量為661個,其中國家級1個, 省級58個,地級373個,縣級229個,若未來各級體育場館小間距LED屏幕的滲透率達到10%, 僅國內各行政區劃的體育館市場規模接近5,000萬元,若推及到學校、社會組織和全球領域,市場規模將有數量級的提升。
(5)租賃顯示
租賃顯示集中于高端需求,主要投入舞臺演藝、大型展覽、工業設計等場景。LED屏幕能 為舞臺呈現更加精美的燈光和藝術效果,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LED呈現的國畫長卷成為令人震撼的記憶。隨著文娛產業的發展,LED顯示屏的需求快速增長,2016年開始租賃顯示市場開始表現出火爆的跡象。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全球 LED舞臺市場規模已達到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增長態勢,至2020年 規模有望增至10億美元。
隨著技術發展,高端領域的世界級音樂會、產品發布會、商業車展等對于顯示的畫面品質要求越來越高,4K、8K高清顯示屏屢屢出現在高端租賃應用場景,并且租賃領域往往伴隨著個性化定制的需求,因此能夠提供硬件設備和控制系統全套方案的LED顯示企業將在租賃領域獲得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廣告、影院、會議室等是 LED 開拓商顯市場的主要領域,而從泛商業的角度,體育、租賃 同樣屬于商業化顯示的范疇。根據簡單測算,國內市場,僅機場廣告屏的投放市場規模達到9億元,影院和會議室的規模超過百億。體院顯示方面,國內各級體育場館改造的市場規模達到4000萬元,而全球性的體育賽事空間更大。
小間距LED顯示與之前專業顯示市場規模測算在百億規模的基礎上,商業顯示的市場空間 即使按照上述較為中性的測算假設基礎上,僅國內市場的需求也能夠達到數百億的市場規模空間,在包括大交通場館、會議室、影院、租賃、體育場館為代表的商業應用環境中,小間距LED顯示屏已經有了明確的案例和商業模式,未來的滲透拓展是可以預期的。并且我們可以看到的是, 國內LED顯示的廠商競爭力持續提升,未來考慮全球市場的需求拓展,則成長的空間將會更加可觀。
3、擴張提速,海外市場優勢確立
我國2018年LED顯示屏產值達到576億元,其中小間距產值為85億元,占比達到14.7%, 而小間距仍將維持 40%以上的增速,高工(高工 LED)預計2020年小間距LED產值達到177億元。
海外對于小間距LED的需求周期滯后于國內1-2年時間,原因在于海外市場對于產品穩定 性和技術成熟度要求較高,在小間距發展早期階段,海外市場的接受意愿遠低于國內市場,需求增長起步較慢。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小間距技術成熟,海外需求增長提速。根據LEDinside的預測,2018年全球小間距LED的市場規模增速達到75.0%,全球市場規模為11.4億美元。對比規模增速,全球的小間距LED2018年出現高點,而國內市場增速*高點在 2017 年,驗證了1年左右的時間差。
海外市場小間距 LED 率先在商業領域應用,廣告、體育和租賃市場先行。近幾年,海外市 場高端演藝、文化盛典、汽車展覽、工業設計、交通廣告等領域對于小間距LED顯示系統的需求增長較快,同時品牌零售店、產品發布會、廣電演播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長。海外需求更多來自于高端產品,未來具備發展潛力的領域同樣集中于商業顯示。

國內小間距LED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具備全球競爭力,利亞德與洲明科技成為全球小間距 市場份額前三的企業。海外市場的需求尤其是高端商業顯示的需求仍然傳導至國內廠商,由國內LED顯示企業供給。各大廠商海外收入逐年增長,一方面驗證了海外市場對于產品的認可,另一方面驗證了全球競爭力的提升。隨著海外小間距需求從2018年開始提速,未來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國內廠商的市場地位決定了將獲得更多的海外增長空間。
(三)Mini LED 蓄勢待發,Micro 空間無限
Mini LED已實現小規模量產,目前來看Mini背光在終端廠商的帶動下將率先實現規?;?商用,出貨量提升實現Mini LED成本下降,助力Mini RGB實現大規模量產。目前,全產業鏈 已具備技術、產能、良率的條件,短期內將實現放量,Mini LED成為LED顯示發展新周期。Micro LED未來將進入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領域,市場空間更為廣闊,目前尚處于技術儲備階段,先進廠商的布局正在加速Micro LED時代的到來。
1、Mini LED:量產實現,發展進入快車道
隨著技術研發的進步,LED芯片往更小尺寸發展,Mini LED和Micro LED隨之誕生。Mini LED作為小間距向Micro LED發展的過渡階段,繼承傳統小間距LED無縫拼接、寬色域、低功耗和長壽命等優點的同時,還具有更好的防護性和更高的清晰度,成為LED顯示下一代技術。
Mini LED規?;瘧弥饕獮閮蓚€方向,一種是RGB直接顯示,使用Mini LED可以實現更 小尺寸更高分辨率的顯示方案,另一種是使用Mini LED做為背光方案,應用于電視、電腦顯示 器等。Mini背光產品今年已實現小批量出貨,主要集中于LED封裝廠商和電視終端廠商。相對Mini RGB來說,背光所面對的消費市場更加廣闊,今年6月蘋果WWDC推出了類Mini背光的32英寸6K顯示屏Pro Display XDR,有影響力的終端品牌廠商的嘗試將有效帶動產業鏈布局, Mini背光有望短期內實現規?;慨a。
Mini RGB于2018年實現量產,目前可商用的點間距達到0.9mm,P0.7產品也已于今年面 世,從時間進程來看,Mini背光進入規模放量后,規模效應將實現Mini LED整體成本下降,從 而助推Mini RGB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
從產業鏈上中下游廠商的布局來看,Mini LED已成功具備技術、產能、良率條件,即將進 入發展快車道,將成為LED顯示新的藍海市場。
市場規模來看,全球和中國Mini LED增長速度尚處于早期的高速階段,并且將維持高速增 長。根據高工LED預測,我國Mini LED應用市場規模在2018年僅3億元,2020年預計達到22億元。
2、Micro LED:技術引領,劍指消費電子領域
Micro LED相比Mini LED,芯片尺寸更小,點間距更密,未來將進入可穿戴、手機、電腦 等小尺寸顯示領域,或成為當下流行的OLED顯示技術的替代。目前,三星、索尼等技術水平 全球領先的廠商已有Micro LED產品作為展品亮相,根據LEDinside預計,Micro LED的商用將先于TV領域實現,而后進入可穿戴設備、顯示器、手機、AR/VR 等消費電子領域,未來增長空間有望超過Mini LED。
當前,Micro LED仍受制于微縮芯片、巨量轉移等技術限制,未能實現規模量產,尚處于技術儲備階段,但今年以來國內外先進廠商對于Micro LED的布局正在加速推進。Micro LED 將成為繼 Mini LED 之后的又一個 LED 顯示發展新周期,而從小間距到Mini,再到 Micro,新周期從出現到成為主流的進程正在因為技術的發展而加速。
三、洗盡鉛華,LED產業鏈集中利好龍頭拓展
國內LED產業鏈發展相對成熟,市場集中度較高,并由下游至上游逐級提升。下游顯示領 域,龍頭廠商的優勢愈發明顯,高端需求的市場份額向龍頭集中,全產業鏈的配合使得LED 顯示廠商具備全球競爭力,疊加新技術的產能擴建計劃,未來將維持較高的收入增速。
(一)國內供應鏈集中,規模優勢日趨明顯
LED產業鏈分為上游芯片,中游封裝和下游應用。目前,我國LED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已相 對成熟,全行業在全球均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高的市場份額,并且國內市場集中度較高,自下游向上游集中度依次提升。
根據高工LED的數據,我國LED產業2018年總產值為7287億元,過去10年復合增長率達24.4%,從增速來看屬于高成長性行業。產值分布來看,LED產業鏈的主要貢獻來自于下游應用產業,2018年LED應用產值占比達到84.2%。過去10年,LED應用產業的產值占比由70%提升至84%,行業占比遠超上游芯片和中游封裝的規模。
2018年,我國LED產業鏈的產值比重顯示,上游芯片占比為2.6%,封裝占比13.2%,下 游應用占比超過八成。2018年我國LED應用產值為6136億元,是2009年600億產值的10倍,近10年的CAGR為 25.3%。
自2009年國家對LED產業進行大力財政補貼,導致產能過剩,芯片價格持續下跌,經過 幾年的競爭格局調整,目前上游芯片行業集中度較高,市場份額集中在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等幾 家龍頭企業,2018年國內LED芯片行業CR3達到71%。
從全球的市場占有率來看,目前中國LED芯片產值在全球的占比接近40%。
中游封裝行業同樣經歷了上游的發展模式,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并且經歷了產業在全球范 圍內的轉移,目前中國封裝企業產值在全球占比已超過50%,2017年達到58.3%。
國內行業競爭格局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從2018年國內LED封裝上市公司來看, 前六大廠商2018年全年LED 封裝業務收入均超過 15 億元,其中木林森規模最大,接近第二大 國星光電的兩倍。而單從LED顯示應用來看,LEDinside 統計,2018 年中國顯示屏LED 封裝廠商排名,國星光電收入居首位,其次為木林森、東山精密。
下游應用行業的走勢與LED產業的總體走勢基本一致,增長率稍高于產業總體。高工LED預計,2017-2020年,中國大陸LED應用產值CAGR 約為18.8%;到2020年,LED下游應用 產值將達到8,900億元。
2018年,顯示屏占據下游應用市場規模的16%,國內顯示屏廠商主要有6家,利亞德和洲 明科技所占市場份額較大,是行業龍頭,艾比森、聯建光電、奧拓電子、雷曼光電市場占有率次之。龍頭廠商的在全球市占率同樣較高,利亞德和洲明科技成為全球小間距份額前三的企業。
綜合來看,LED產業經歷了產能向中國大陸轉移的過程,目前國內廠商占全球份額比例較 高。同時,國內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從應用至芯片制造,越往上游產業集中度越高,各個環節形成了龍頭廠商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局面。受益于規模優勢,龍頭廠商地位在產業發展中得 到鞏固,未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全球市場,大陸龍頭廠商的優勢將更為明顯。
(二)全球競爭力提升,LED 顯示板塊頭部效應深化
目前,國內LED顯示企業全球競爭力逐步深化,已經發展出市場地位較為穩固的龍頭企業。 從傳統顯示屏到小間距,未來的增長空間來自于相對高端的商顯需求,基于頭部優勢,市場供給越來越集中于龍頭廠商。國內LED產業鏈發展成熟,上下游實現良好的聯動,為顯示廠商實現技術迭代、生產配套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產業環境。因此,顯示板塊的頭部效應將持續深化。
1、技術迭代,高端供給集中于龍頭
國內LED顯示屏市場的集中度雖低于上游和中游,但隨著技術發展,供給越來越向頭部廠 商集中。前六家LED顯示上市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在 2017 年達到30.2%,其中利亞德、洲明科技 市場份額較為突出,分別達到 14.0%和 7.2%。相較于傳統LED顯示,小間距產品的技術和渠道壁壘相對較高,尤其在發展初期屬于高端定位,具有相對規模的廠商才能獲得市場份額,因此 業集中度高于傳統 LED 顯示,目前前3大廠商的市場占有率合計超過60%,而 LED顯示屏市場整體前3大廠商的市場份額2017年僅為24.8%。其中,小間距市場前兩大廠商利亞德和洲明科技的市場占有率2018年一季度已過半,達到58.1%。
從當前顯示屏廠商在Mini LED的布局來看,未來供給仍將集中于頭部廠商,因為具有領先 市場份額的廠商才具備技術和資金實力。從傳統LED顯示屏到小間距的發展趨勢在小間距從專顯向商顯滲透,小間距向Mini LED發展的過程中將進一步鞏固,未來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2、產業鏈支持,LED顯示積蓄全球競爭力
全球能生產銷售小間距LED的廠商絕大部分集中在中國大陸,利亞德全球小間距LED市場 份額第*,洲明科技全球市場份額前三,國內市場份額僅次于利亞德。從產業鏈配套上看,國內LED封裝產值全球占比超過一半,而上游有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等企業提供大量優質且價格有競爭力的芯片,為國內LED顯示廠商實現規模效應,提升全球競爭力提供了產業鏈支持。
根據LEDinside統計,2018年全球小間距LED顯示屏市場格局中國占比達48.8%,其中中 國占整個亞洲的比例約80%。海外LED顯示屏企業基本只有達科規?;a和銷售小間距LED產品,但成本遠高于中國大陸企業。與海外企業相比,國內小間距LED企業不論是增長速度還 是盈利能力都具有更加明顯的競爭優勢。
從全球市場的廠商排名來看,LEDinside對前八大LED顯示屏廠商做了營收統計,除達科 排名第三外,2018年排名前八的廠商均是中國廠商,且前八大廠商占據全球50.2%的市場份額,LEDinside 預估2019年這一比例進一步提升至53.4%。僅考慮小間距LED顯示屏廠商,同國內市場趨勢一致,集中度高于LED顯示屏廠商,TrendForce近期出具一份2019年全球小間距LED顯示屏廠商營收排名預估數據,前六家廠商均來自中國,排名第七的將是三星電子,且前三家占比將達到49.5%,前七家占比將達66.4%。由此可見,經過多年發展,國內LED顯示屏廠商在全球范圍內已立足第*梯隊,尤其是小間距的實力足以在商顯市場發揮優勢。
(三)廠商產能持續擴張,奠基未來規模增長
從主要的六家顯示廠商僅LED顯示屏的收入來看,得益于2016年小間距開始成為主流, 六家廠商的銷售收入逐年增長,且以利亞德、洲明科技的增量最為突出。收入增速來看,頭部廠商的增速同樣高于其他廠商,其中洲明科技成功以經銷模式快速占領市場,在2017-2018年增速*高。市場份額相對較低的廠商今年上半年成為后起之秀,收入增速反超頭部廠商,實現了35%以上的增長,得益于在更小間距顯示屏的發力。
在小間距需求高速增長的同時,LED 顯示屏廠商收入增長伴隨著產能擴建。考慮其中 4 家LED顯示屏廠商2016年至2019上半年營業收入增長與資本開支情況,營業收入合計維持20%以上的高增速,合計資本開支年均維持在4.5億以上。除2018年有小幅下降,資本開支均保持增長,在商顯市場以及Mini / Micro LED的驅動下,2019年資本開支同比增幅回升。
2019年以來,各LED顯示屏廠商積極布局Mini LED產能,預計未來2-3年內新增的Mini LED將陸續達到計劃產能,各大廠商的生產規模將進一步擴大。Mini LED的需求前景廣闊,擴建產能將為廠商實現收入增長和市場份額提升奠定基礎。
四、投資建議和推薦標的
LED顯示發展的動力來自于小間距在商顯市場的增長趨勢以及Mini LED放量后帶來的新的 需求擴張周期。短期來看,商顯市場各細分領域發展勢頭強勁,中期來看,Mini LED實現規?;逃?,而長期發展在于Micro LED技術成熟后進入消費電子領域。產業鏈集中度提升,龍頭廠商的規模優勢凸顯,在需求向高端演進的趨勢下,我們推薦行業龍頭廠商以及在高端產品具備優勢的廠商。
(一)行業投資建議
綜合來看,需求端的增長是推動LED顯示進入上行周期的主要原因。行業的發展始終圍繞 需求替代,小間距的出現帶來革命性改變,實現LED由室外走向室內,伴隨著成本下降,又由專業顯示領域向空間更廣的商業顯示領域滲透。
當前小間距的需求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專業顯示領域滲透率相對較高,未來的增長來自于最初投放產品進入更新換代的密集期以及由省、市級行政單位向區縣級滲透,商顯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未來交通廣告、商業零售、電影院、會議室等細分領域的高端需求增長將帶來千億級別 的市場空間。同時,海外市場小間距進入高速增長期,全球商業LED顯示產業的整體需求可觀。小間距發展的同時,Mini LED已實現小規模量產,未來將進入家庭場景,Mini背光的量產推動成本下降,Mini RGB也將放量。商顯市場疊加Mini /Micro LED的新技術周期,LED顯示在短 期、中期、長期的發展趨勢總結如下:
結合供給端情況,國內LED產業鏈發展成熟,全球產能向中國大陸轉移,而國內市場行業 集中度自下游向上游逐級提升,產業鏈的協調發展使得國內LED顯示屏廠商競爭力持續加強。 隨著技術進一步更新迭代,未來高端產品供給將越來越集中于行業內龍頭廠商,規模優勢的鞏固使得龍頭廠商在需求增長的同時實現市場份額的進一步增加。另一方面,頭部廠商產能擴張計劃為將助力收入規模的增長。因此,我們建議關注LED顯示龍頭廠商以及在高端需求具有優勢的廠商。
來源:華金證券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