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藍光危害眼睛 LED產業被推向風口浪尖
摘要:日前有報道稱,寶寶盯著“浴霸”沐浴兩個月失明,罪魁禍首極可能是其發射出來的藍光,使LED行業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更令人心驚的是,有照明業專家昨天向本報記者透露,正在取代傳統白熾燈的高端品種 LED燈也容易由于偷工減料而暗藏大量的藍光,這將作為多個省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LED產業推向風口浪尖。
LED市場充斥低價劣質產品 造假、破產等時有發生
日前有報道稱,寶寶盯著“浴霸”沐浴兩個月失明,罪魁禍首極可能是其發射出來的藍光,使LED行業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更令人心驚的是,有照明業專家昨天向本報記者透露,正在取代傳統白熾燈的高端品種 LED燈也容易由于偷工減料而暗藏大量的藍光,這將作為多個省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LED產業推向風口浪尖。本報記者調查顯示,大量的投資擴產令缺乏核心技術的LED產業造假、破產等亂象紛呈。隨著競爭的激化,預計國內LED產業將在未來三年至少淘汰50%。
LED產業勢頭兇猛,甚至成為風投的關注焦點,但它也派生出了諸多的亂象。就在國家補貼不斷的情況下,相當多的LED公司日子并不好過。
現狀:利潤大降多家公司停產
有的LED上市公司或戴ST帽,部分企業甚至退市。同花順統計顯示,今年年初到11月10日,上市的LED企業有7家,股價全部大幅下跌,跌幅從20%~65%不等,不光是市場大環境帶來的股價下跌,從業績看,7家公司有四家業績下降,最低下滑18%,*高下滑94%。同花順的統計顯示,20家上市公司中,13家公司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珈偉股份、士蘭微、德豪潤達、南大光電下滑幅度分別高達92%、88%、57%和52%,而僅有的業績增長的7家上市公司中,龍頭三安光電營業收入、凈利潤也分別僅增長23%和13%,勤上光電這兩項指標也僅增長5%和20%,而這兩家公司2011年、2010年的業績增幅一般維持在100%和50%左右。多家LED上市公司三季度利潤非常微薄,如珈偉股份三季度凈利潤僅有342萬元,士蘭微和洲明科技也僅有1500萬元和1800萬元的利潤。
繼2011年的鈞多立公司、博倫特光電公司、今年的愿景光電公司關門停產后,近日投資過億元LED顯示屏的企業的深圳浩博光電因拖欠供應商巨額貨款和員工工資及提成也掙扎在經營困境里。
然而此時,還有不少家電巨頭正在進入照明市場。對此上海特優仕照明聯合創始人殷慷表示不看好。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燕生表示:“賣燈泡和賣電視機是兩碼事,家電巨頭想利用家電渠道賣燈具,沒戲。”
新興的LED行業開始魚龍混雜,企業內不乏低價劣質策略,一些LED產品淪為垃圾貨。
多數企業無核心技術
陳燕生對本報記者表示,日本照明市場有超過50%的燈具在中國生產。 中國照明產業在全球已有一定地位,但還不夠強大。這個具有2000多億元市場容量的行業,為何令眾多企業苦苦掙扎?
2011年,僅是廣東LED產業產值規模就已達1515億元,連續兩年實現翻番增長。2012年1~9月,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不利形勢下,廣東LED產業逆勢增長,實現總產值1250億元,同比增長17.2%;預計今年總產值將超過2000億元,產值和規模繼續位居全國首位。來自廣東科技廳的數據顯示,廣東省LED上市企業達20多家,勤上光電、鴻利光電等企業先后登陸資本市場,總市值超過200億元。
但根據廣證恒生咨詢公司的統計資料,目前珠三角企業中涉足上游材料及芯片的上市公司只有德豪潤達、國星光電及真明麗,國星光電在中游封裝行業中規模較大,其余的上市公司多數業務還是在下游照明及應用領域,營業收入達到10億元規模的企業很罕見。
國家補貼增 企業屢擴資
為實施十二五節能減排計劃,自2009年國家對LED照明行業補貼有增無減。 2012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提出,3年內在全省公共照明領域全面普及LED照明產品,帶動LED產業在2015年實現年產值5000億元以上的目標。來自廣東科技廳的數據顯示, 2010年以來,廣東財政投入專項資金13.5億元,引導企業和社會投入配套資金近60億元。新一輪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的熱潮正在興起。
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在公開講話中表示,財政投入有力支持了LED產業重點領域的創新突破。國家補貼新能源帶來新一輪投資,有業內人士把這種LED“投資”稱為“羊群效應”,盲從跟風,LED投資變成回報更加難以預期。其次,大企業獲得國家補貼,瘋狂投資LED項目,建立產業基地,但其利潤一直以來卻靠政府補貼,其可持續性備受爭議。如上市公司三安光電三季度利潤6.67億元,補貼高達3.28億元,占比近半。無獨有偶,德豪潤達今年中期凈利潤為1.2億元,政府補貼就高達1.5億元之多,國星光電此項數據約為25%。
巨額的補貼令企業投資沖動不止。三安光電決定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3 億元投資安徽三安光電有限公司蕪湖光電產業化(二期)項目和安徽三安光電有限公司LED 應用產品產業化項目,目前,該公開發行股份事項已上報中國證監會,尚在審批之中。
但是,過度的投資使得行業產能供過于求,且集中于技術壁壘較低的中下游。未來LED行業內企業,包括上市公司,都將面臨殘酷的優勝劣汰過程。
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坦承廣東LED產業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是,技術進步和產品換代速度很快,短時間內國家難于建立統一規范的LED產品質量標準體系,造成市場產品魚龍混雜,不利于控制產品質量;二是,LED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它的發展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LED產品的推廣應用對傳統照明形成巨大的沖擊,依靠現有的商業模式難以突破傳統的利益格局;三是,LED產業上游核心技術自給率低,對外依存度高,產業仍處于創新鏈和價值鏈的低端。這些問題不解決,將妨礙LED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專家:過強LED藍光也會危害眼睛
近日一條新聞報道稱,兩個月來總是開著浴霸給寶寶洗澡的家長發現孩子的眼睛失明,醫生診斷,罪魁禍首是浴霸中的藍光。
這條新聞將LED燈產業推上了風口浪尖。華人照明設計師聯合會副會長徐慶輝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常用的取暖用浴霸燈泡其實就是大功率的白熾燈。浴霸與孩子的失明應該是存在較大因果關系。
當然,也不排除此嬰兒本身就有潛在的先天眼底病變,而浴霸的能量是其失明的重要誘因。但是,白熾燈發光的能量在藍光區域是極低的,此能量應該不足以造成損傷。應該是較高強度的可見光和紅外線穿透眼球,在視網膜同一個位置匯聚,造成灼傷——就像我們用放大鏡匯聚陽光可以燒著火柴一樣。
其后,徐慶輝繼續通過微博等網絡途徑指出,LED是節能環保的。但在標桿體系的嚴格要求之下,各個LED廠家都在努力提高光效(光源把電轉換成光的效率)。有個簡單而且低成本的提高光效方法:削薄熒光粉,讓底層的藍光多出來一些。這樣出來“高效”的光是不自然、不舒服的,視覺上會覺得慘白、刺眼。而且不僅是不舒服,過強的LED藍光還會對視網膜造成光化學危害,甚至能引發視網膜炎,這種危害是不可修復的,嚴重時能致盲。鑒于此,國際上和我國對藍光危害都有嚴格的限制標準,但誰也不敢保證充斥于市面的廉價LED產品都是符合這個安全標準的。
來源:廣州日報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