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廠家欲借LED照明突擊下游出海口
國星光電(002449.SZ)、瑞豐光電(300241.S Z)、雷曼光電(300162.SZ)和洲明科技(300232.S Z)2011年均走入收入同比增長、凈利潤同比下滑的怪圈,直至今年一季度也無法走出這一怪圈。
相反,三安光電(600703.SH)、德豪潤達(0 0 2 0 0 5 . S Z)和鴻利光電(300219.S Z)2011年業績卻逆市飄紅。
《新產業》注意到,三安光電、德豪潤達和鴻利光電業績逆市飄紅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成功拓展了LED下游應用市場出海口,也成為度過LED行業產能過剩危機的“過冬棉襖”。
“現在絕大部分L E D上游和中游企業,以及LED顯示屏企業,都將發展LED照明市場作為公司的轉型方向。”瑞豐光電和聯建光電(300269.SZ)的高層對《新產業》表示,這種做法在短期內會提升公司收入規模,但長期來看,也容易導致LED企業偏離自身原有的主業,存在被下游LED應用市場客戶邊緣的風險。
巨額訂單
盡管如此,在快速發展的LED市場背景下,自己拓展下游出海口的效果還是相當明顯。
3月底,德豪潤達與泰國PEA 能源公司、KANTHaWiChit工程公司簽定860萬美元的LED 路燈產品銷售合同,并期望未來幾年為泰國電力局提供LED路燈產品。
在此之前,德豪潤達先與北京天旭恒源節能公司簽署《戰略采購協議》,天旭恒源節能公司有意采購10萬套LED路燈產品,總金額約達3.95億元。隨后,德豪潤達又與日本雙鳥和美國沃爾瑪簽約,獲得總額5.66億元的LED照明訂單。
而作為LED上游廠家的德豪潤達,之所以如此大手筆落力下游LED照明市場,主要還是因為德豪潤達在2011年已嘗到下游LED照明應用業務的甜頭。 2011年德豪潤達收入30.65億元,同比增長18.12%,實現凈利潤3.92億元,同比增長100.44%,業績的增長主要來自于LED業務,特別 是LED應用業務收入的增長。
財報顯示,2011年德豪潤達LED業務收入達9.13億元,同比增長151.6%。其中,L E D照明應用營業收入7.72億元,同比增長203%,LED應用產品業務收入占LED總收入比重高達85%。最關鍵的是,德豪潤達去年L E D應用產品的毛利率高達44.29%,同比還增長了10.68個百分點。相反,德豪潤達的LED封裝業務的毛利率水平僅為8.87%,同比下滑了 11.23個百分點;而上游LED芯片業務還處于虧損狀況,去年僅收入1477萬元。
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在財報中表示,公司LED 應用業務大幅度增長,主要是得益于地方政府對新興產業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節能減排政策的持續推行,LED 應用產品特別是路燈產品的需求保持了較快的增長。
一位熟悉德豪潤達的業內人士指出,德豪潤達的L E D芯片技術指標不高,缺乏下游客戶的認可,在行業內也基本看不到其它客戶采用其LED芯片,“所以德豪潤達所生產的LED芯片基本只能自用,其MOCVD設備產能釋放還需要一定時間。”
按照德豪潤達的計劃,公司將在揚州、蕪湖、大連三大基地規劃MOCVD臺數分別為60、100、130臺。德豪潤達2 0 1 1 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止3月31日,蕪湖德豪潤達已到貨 MOCVD 設備50 臺,揚州德豪潤達陸續到貨MOCVD 設備30 臺,有14臺MOCVD設備已開始量產,其余設備還在高度調試中。
如此看來,德豪潤達自己拓展下游出海口,其實也是基于自身需求的一個無奈舉動,否則80臺MOCVD的LED芯片產能根本無法消化。
德豪潤達董秘鄧飛對《新產業》表示,公司一直在根據LED照明市場來設定自己的產品戰略,今年除了LED路燈外,還會加重室內照明的產品線的拓展。
產業避風港
相比德豪潤達,國內LED龍頭企業已將自身拓展下游LED應用市場,作為公司躲避國內LED產能過剩危機的避風港。
2011年,三安光電收入17.47億元,同比增長102.56%。實現凈利潤9.36億元,同比增長123.29%。即便扣除包括8.05億元的政府補貼在內等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仍達到4.62億元,同比增長92.98%。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三安光電L ED應用產品收入5.8億元,相比2010年2.23億元,增長了160%。更令人吃驚的是,其LED應用產品的毛利率高達63.39%,相比2010年的40.28%的產品毛利率水平,足足增長了23.11個百分點。
《新產業》計算得出,2011年三安光電LED應用產品業務收入占其總收入比重達33.2%。綜合比較其產品毛利率水平,LED應用產品已成為三安光電最盈利的板塊,毛利貢獻已超過LED芯片業務。
財報顯示,三安光電前五大客戶分別為安溪縣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蕪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淮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昆明銀鵬工貿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安普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從客戶性質以及三安光電過往公布的公告來看,安溪縣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蕪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和淮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應該就是三安光電LED應用產品的主要客戶。
有意思的是,來自安溪縣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蕪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和淮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三家客戶的營業收入高達5.69億元,占三安光電2011年LED應用產品收入比重高達98%。
以上數據顯示,三安光電的LED應用產品收入幾乎均來自地方政府的訂單。三安光電有關人士也對《新產業》承認,公司LED應用產品收入主要依靠地方政府 訂單,自己對外部市場的銷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該有關人士強調,三安光電業務重心還是LED芯片,LED應用產品業務只是附帶。
“ 地方政府訂單也是三安光電LED應用產品毛利率大幅飚升的根本原因。”國內一家L E D芯片廠家高層對《新產業》透露,對投資地方的LED廠家來說,當地政府路燈訂單其實是優惠政策之一,這種路燈訂單市場化程度并不高,存在保護LED企業投資的味道。
上述高層說,這種采購訂單一般投資時就已簽定,而且還圈定了產品數量和金額,也就是說在一兩年就已經定下了LED路燈的采購價格。當LED芯片的市場價格大幅下滑時,自然就會推高廠家LED應用產品的毛利率水平。
蕪湖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一位官員曾對《高工LED》承認,市政照明訂單價格偏高。但他表示,如果沒有此類支持,LED企業不太可能到蕪湖投下 幾十億元。根據三安光電過往公告,因為在當地投資LED項目,三安光電從蕪湖獲得6億L ED路燈訂單,從淮南市獲得4.5億元LED路燈訂單,從泉州市和安溪縣獲得16億元LED路燈訂單,共計26.5億元LED應用產品訂單。
而上述訂單均要在2013年前執行完畢,也意味著三安光電2012和2013年還至少手握15億元以上的LED路燈。重要的是這部分訂單利潤空間相當有保證,甚至可以化解產業周期波動給企業所帶來的經營風險。
產業轉型
不過,三安光電和德豪潤達案例畢竟不是大多數LED企業可以效仿的。因為,目前國內LED企業收入規模有限,無法像三安光電和德豪潤達一樣,可以動輒十 幾億元的預算立項投資,來換取政府的補貼和訂單。擺在他們面前的路可能只有轉型,前景更為廣闊的LED照明市場無疑是現實中*佳的選擇。
去年12月鴻利光電公告稱,公司擬通過新設全資子公司廣州市萊帝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在廣州市花都機場高新科技產業基地投資建設LED產品應用與開發生產基地。
“封裝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發展下游應用產品。”鴻利光電董事長李國平說。
鴻利光電2011年財報顯示,2011年收入5.49億元,同比增長25.5%,實現凈利潤7303萬元,同比增加16.11%。其中, LED應用產品收入達1.34億元,同比增長33.42%,占鴻利光電總收入比重達24%,LED室內照明和汽車照明應用產品收入增長是其業績增長的主要 原因。
更關鍵的是, LED應用產品毛利率高達33.91%,甚至高過鴻利光電整體毛利率33.6%的水平。
無獨有偶
以洲明科技為代表的LED顯示屏企業也開始發力LED應用照明市場,2011年洲明科技L E D照明產品收入5600萬元,同比增長67.71%,占其總收入的比重也從6.67%,上升至10.52%。此外,L E D照明產品的毛利率達35.83%,遠遠高過其LED顯示屏23.8%的水平。
洲明科技董事長林洺鋒在財報中表示,公司正積極布局LE D 照明市場,在全球80 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建設了示范性項目,以此擴大品牌知名度,為公司將來迅速占領LED 照明市場鋪平道路。
基于此,洲明科技在2月公告稱,擬以全資子公司惠州市洲明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投資3.6億元在廣東省惠州大亞灣西區樟浦地段建設LED照明應用產品生產基地。
“LED應用照明成為LED企業競相爭奪的香餑餑,也成為大家擺脫業績下滑的有效手段之一。” 但龔偉斌認為,無論上游中游LED企業拓展LED下游市場,還是LED顯示屏廠家轉戰LED照明市場,所帶來的業績增長很可能是一個短期的行為。
一方面,LED照明市場是一個渠道為王的市場,并非LED企業所擅長的市場。另一方面,下游其它LED照明客戶也會質疑上游LED企業的業務定位,存在逐步下游客戶邊緣化的風險。
“比如,照此態勢發展下去,鴻利光電將成為一家照明公司,瑞豐光電還是專業的LED封裝,與他們的區別將越來越明顯。”龔偉斌說。
同樣基于此,1 月,瑞豐光電與國內照明巨頭雷士照明(02222.HK)共同出資5000萬元成立合資公司,從事高功率照明用LED封裝技術研發、LED封裝產品制造、銷售。
龔偉斌透露,該合資公司所生產的LED器件將主要供應給雷士照明。
市場風險
不過,市場競爭風險也逐步顯現。
雷士照明2011年報顯示,2011年L E D照明產品毛利達307萬美元,同比2010年的191萬美元,增長了61%。而雷士照明L E D照明產品的毛利率僅為14.9%,相比2010年的23.2%,整整下降了8.3個百分點,也低于雷士照明的傳統照明產品毛利率水平。
按照上述數字估算,雷士照明的LED照明產品銷量同比增長幅度應該超過100%。
雷士照明在財報中表示,為打開LED照明市場,公司有意降低了LED照明產品的毛利率水平,以搶占市場。多位L E D照明廠家高層對《新產業》透露,目前雷士照明已在LED照明市場挑起價格戰。
主要LED上市公司2011年業績比較

很難想像,在照明市場打拼多年的雷士照明在LED照明市場打起低價牌,對于剛剛轉型LED照明市場的LED企業來說,將如何面對這樣的挑戰。
畢竟,鴻利光電和洲明科技的LED照明產品的毛利率還鎖定在33%以上。
此外,從國內LED企業一季度財報來看,由于歐洲經濟危機,LED應用產品海外出口備受打擊,直接影響了國內LED企業的業績表現。
國星光電、洲明科技、鴻利光電今年一季度均出現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的局面;瑞豐光電和德豪潤達也出現收入增長,而凈利潤下滑的狀況。
由此來看,LED企業自己拓展或轉型下游LED照明市場,是否真的對業績有長期的拉動效應,目前仍然是一個問號。
最典型案例莫過于三安光電。今年一季度,三安光電收入5.1億元,同比增長85%,實現凈利潤2.04億元,同比增長24%。按理說,這一業績表現已相當*秀。
但截至3月31日,三安光電的存貨又上升至9.71億元,相比2011年底的9.18億元,增長了5.8%,超過去年第三季度末的9.33億元的高峰,庫存危機再次重現。
業內人士指出,因為庫存危機,去年11月三安光電還出現“女婿退位,兒子接班”高層變動。隨后,三安光電大幅降價拋售LED芯片,才將庫存下調至2011年底的9.18億元。
“從現在三安光電的存貨增長情況來看,三安光電自身拓展LED照明市場應用,可能并不是出路,僅僅是消化和緩解庫存危機的短期策略。”上述業內人士說。
來源:新產業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