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安防上市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摘要:2014-2015年國內證劵市場及安防企業上市狀況
一、2014-2015年國內證劵市場及安防企業上市狀況
1.證監會2015年核準節奏加快,預計年內將超過200家企業上市
自2013年12月30日IPO在暫停13個月之后再次重啟開閘以來,證監會對企業IPO審核和放行較為謹慎,2014年6月份開始實行預期管理,下半年證監會按照月均十五六家的節奏放行新股。然而進入2015年以來,證監會核發新股數量逐步增多,發行節奏也在逐步加快。2015年1月5日,證監會核發20家企業IPO申請,春節后的3月2日,證監會年內首次放行24只新股。自4月2日一次放行30家企業IPO之后,4月23日,證監會又核準了25家企業的首發申請,證監會在公告中表示,此次25家首發企業是根據市場情況和首發審核工作的進度,在本月內核準的第二批企業。下一步,證監會將在繼續保持按月均衡核準首發企業的基礎上,適度加大新股供給,由每月核發一批次增加到核發兩批次。
根據統計,2014年全年滬深股市IPO共計125宗,企業上市融資總額786億元,平均每家企業的融資金額為6.3億元,這兩項指標均降至2006年股改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其中,上海主板IPO共計43宗,融資金額達342億元,以消費品和服務及工業行業企業為主,占比70%,其次是信息科技及電訊和能源及礦產;深圳中小企業板IPO共計31宗,融資金額222億元,以消費品和服務以及工業行業企業為主;深圳創業板IPO共計51宗,融資金額222億元,信息科技及電訊行業企業占47%,工業占33%,消費品和服務企業占20%。2014年上市的125家企業中,有90家企業的發行市盈率在20倍至40倍,占比超過七成,這些企業市盈率主要在22倍左右,這與往年動輒100多倍市盈率的盛況相差甚遠。
2015年IPO排隊企業數量過多的狀況將進一步緩解。盡管2014年企業IPO的各項指標均下降至相對合理的水平,但由于注冊制的漸行漸近,IPO排隊企業有增無減。根據證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25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54家,其中已過會38家,未過會61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591家,中止審查企業25家。這一現狀預計將在2015年下半年將會有所改善,根據當前證監會的核發速度及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預計全年IPO企業的數量將超過200家,合計募集資金總額將超過1200億元。除證監會2015年加快核準節奏外,2014年國內經濟的低迷將影響到一批企業的IPO申請,諸多企業由于受到宏觀經濟及制造業低迷的影響,2014年的業績出現較大的波動,部分企業或將由于業績的低迷滿足不了上市的條件,從而中止IPO審查。
2.2015年安防上市企業陣容再添丁,漢邦高科和浩云科技將登陸深圳創業板
繼2014年1月份東方網力登陸創業板后,2015年將再有兩家安防企業登陸創業板,目前,漢邦高科和廣州浩云科技分別通過證監會發審會審核通過,將擇日登陸創業板,另外,處于排隊階段的蘇州科達科技也有望在2015年內通過證監會審核。根據企業披露的上市申請書和招股說明書顯示,這三家安防企業在最近幾年內都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擁有較好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地位。
表1 2015年預計上市的安防企業
二、以安防制造或解決方案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2014年經營狀況
1.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市場競爭致企業毛利率普遍下降
根據對14家以安防產品或解決方案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的2014年年報統計,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表現搶眼,2014年營業收入分別達到172.33億元和73.33億元,使得其視頻監控市場的集中度正在進一步提升,此外,以安檢設備和安檢解決方案為主營業務的同方威視(同方股份控股公司)2014年營業收入超過30億元,同比增長速度雖然不快,但繼續穩固在全球安檢市場中的領先地位。其他12家企業2014年的營業收入均不到10億元,且業績增長速度不一,其中以大屏拼接產品為主的威創股份和GQY視訊的業績同比均出現下降。從營業利潤來看,除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分別錄得超過43.8億元和9.3億元的利潤外,其他企業的利潤大部分在1億元以下,其中中威電子、GQY視訊和大立科技的營業利潤同比增幅均超過1倍,此外,包括大華股份、英飛拓、威創股份和安居寶在內的4家企業營業利潤同比出現下降,其中威創股份的降幅達到83.5%。從毛利率來看,上市企業的毛利率均處于較高的水平,大部分企業的毛利率超過40%,其中中威電子的毛利率*高,達到59.4%,雖然上市企業的毛利率處于較高的水平,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越來越多制造企業產品線向中低端的拓展,大部分企業的毛利率同比均出現下降的狀態,其中以紅外熱成像企業高德紅外和大立科技的幅度最大,2014年企業毛利率分別比2013年減少了7.06%好7.34%。
表2 2014年部分以制造或解決方案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安防企業經營狀況
2.海外拓展仍是大企業的舞臺,民用安防市場仍處布局階段
在國內安防產品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的前提下,海外市場特別是國外發展中國家海外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國內安防企業的目標,根據對企業2014年年報統計顯示,共有10家企業2014年有出口業務,但是總體來看,海外拓展仍是大企業的舞臺,2014年海康威視海外市場收入達到42.3億元,同比增長近75%,增速高于國內市場,公司在海外設立的海外全資、控股子公司增加到16家,銷售模式也開始從以單純銷售產品為主的模式向以銷售產品+解決方案的模式延伸,使得產品的毛利率也達到了47.8%的高水平;大華股份2014年海外市場22.37億元,同比增長69%,增長速度接近國內市場的兩倍,公司通過在美國、歐洲等地設立海外子公司,探索構建海外本土化營銷服務體系,不斷加快全球服務響應速度;英飛拓繼續采用海外并購的策略拓展國外市場,2014年公司成功并購澳大利亞Swann公司,根據年報顯示,2014年英飛拓海外收入達到6.77億元,占到公司總營業收入的69%。此外,雖然同方威視的出口數據尚未披露,但是該公司一直是安檢設備的全球供應商,2014年公司共向52個國家及地區出口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77套,向26個國家及地區出口小型智能安檢產品602臺,新開發了波黑、意大利、墨西哥、文萊、南蘇丹、摩爾多瓦以及中國臺灣等市場,并作為巴西世界杯安檢設備供應商,為12個舉辦場館中的11個球場提供了安檢設備和服務。
除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和同方威視及英飛拓等少數幾家在國外市場拓展打拼多年并擁有清晰的運營模式而言,其他大部分的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上可謂是有心無力,根據各企業年報數據顯示,其海外收入大都低于5000萬元,其中絕大部分的企業2014年海外銷售收入處于下降的態勢,其中威創股份降幅超過40%,在國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走向海外、布局全球市場或將成為一些有實力的上市企業的突破點。
表3 2014年部分安防企業海外市場收入狀況
從2013年開始,包括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東方網力等在內的上市安防企業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布局民用安防市場,從目前來看,民用安防市場尚未能給企業提供業績上的支持,但上市企業在民用市場的布局仍在不斷深入。如英飛拓2014年成功并購澳大利亞Swann公司,該公司是當地民用安防自裝行業的第*品牌;東方網力公司與奇虎360合資成立合資公司,針對家庭與中小企業視頻應用提供智能安防產品與服務,并于2014年11月份推出第*款智能攝像機;2014年海康威視公司加強螢石云視頻平臺建設并推出了云存儲服務。同時,還通過與BAT、京東和樂視等互聯網公司和大型運營商的合作,開發平臺互聯,建立合作共贏的生態圈,以加快在互聯網業務方面的布局,公司螢石APP用戶持續增長,2014年末螢石APP用戶數已接近百萬。
三、以安防系統集成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2014年經營狀況
1.系統集成企業紛紛加碼智慧城市,但項目大都仍處于框架設計階段
最近,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確定北京市門頭溝區等84個城市(區、縣、鎮)為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試點,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等13個城市(區、縣)為擴大范圍試點,加上前兩批公布的193個城市,截至目前,我國的智慧城市試點已接近300個。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分析顯示,預計最近兩年智慧城市將帶來400億元左右的信息安全投資。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徐明、李穎透露,2014年以來國內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智慧城市將迎來新一輪機遇,并輻射整個智慧城市產業鏈。智慧城市建設以物聯網為基礎,以云計算為后臺,以智能技術為核心,以信息安全為保障,與軟件服務業緊密相關,全球市場預估在未來大概有40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中國估計將有4萬億人民幣市場規模。
最近幾年,智慧城市已經成為安防系統集成企業的業務拓展重點,包括銀江股份、易華錄、迪威視訊等在內的安防企業屢屢斬獲大單,并被證券市場中的大部分券商和分析師們所親睞。如2014年銀江股份共簽訂了21億元的智慧城市框架建設合同,雖然這些企業頻頻簽訂智慧城市項目合同,但是也存在著一些風險,首先是目前這些上市企業簽訂的智慧城市建設大都為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項目基本都處于框架設計階段,未來如何落地、以什么樣的方式落地建設仍需要經過長期的論證和規劃,這將給企業未來的發展帶來諸多的不確定因素,無形中增加企業的風險;其次,智慧城市建設往往投資巨大,政府一般都通過PPP、DBTO、BOT、BT等墊資建設模式來進行操作,雖然上市企業的項目融資能力較強,但如果全面鋪開,也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資金運作風險。此外,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逐步興起,越來越多的其他行業企業如電信運營企業、IT系統集成企業、通訊企業、軟件企業等開始將業務延伸至智慧城市建設領域,這些企業在智慧建設中都具有較為鮮明的特點和優勢,這將無形當中加劇了市場的競爭,給上市安防企業帶來的一定競爭風險。
表4 2014-2015年部分上市安防企業智慧城市項目拓展狀況
2. 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等大型項目成系統集成企業的重要業績支撐
最近今年,以政府為主導的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建設仍在全國范圍內大量建設,以安防系統集成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在這些以政府投資為主體的大型項目中占據較大的優勢,這部分企業安防業務的主要貢獻均來自平安城市、智能交通、金融等領域內的大型安防系統集成項目。
隨著這些企業在這些大型安防系統項目領域內獲得的持續性增長,越來越多的系統集成企業開始進入關鍵安防硬件特別是視頻監控產品的定制研發與生產環節,利用其系統集成商或項目總包商的優勢地位,將自有硬件納入到安防系統中去。目前,包括易華錄、高新興、佳都科技等眾多的安防企業都通過自主研發或并購生產企業的方式,與系統集成業務形成聯動或互補,與眾多的通用型產品制造企業或安防解決方案企業不同,這些系統集成企業研發的產品更具定制化的特點,往往根據系統建設與運營需要進行研發生產,再交于OEM廠商生產,這更能滿足系統的特殊要求,在不增加大量投資的情況下(僅需投入研發成本),既增加企業利潤的情況下,又能與避開與通用產品企業之間的競爭,形成差異化的產品發展策略。
表5部分以系統集成為主營業務的安防上市企業業務拓展狀況
3.上市企業的安防業務領域較為集中,業務規模及穩定性均弱于生產企業
根據對已經披露2014年年報的部分以安防系統集成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分析,絕大部分企業的規模均相對不大,營業收入多在10億元以下,這些企業的安防業務特別是安防系統集成業務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在特定的細分行業領域有較強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如易華錄、高新興、佳都科技、輝煌科技、迪威視訊等企業,這些企業的安防業務均側重在平安城市和交通領域,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大力投資進入安防系統集成及產品研發市場,并把安防業務作為企業的核心業務進行經營。而專業的安防系統集成企業數量不多,僅有中安消、浩云科技等少數幾家企業。
從這些企業2014年安防業務的發展來看,其安防系統集成業務收入都占據了總營業收入相當大的比重,如中安消、浩云科技、佳都科技、高新興、易華錄等企業,2014年安防系統收入均超過3億元,其中中安消更是接近10億元,成為國內安防系統集成市場的領跑者。從業務領域來看,除少數幾家企業外,上市安防企業的系統集成業務覆蓋的范圍較為單一,大都集中在企業具有優勢地位的相關領域,如高新興、佳都科技、四創電子的安防業務均集中在平安城市,達實智能、易通科技集中在建筑智能化領域,迪威視訊、漢鼎股份、易華錄、銀江股份等企業安防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智慧城市,浩云科技、三泰控股的收入來源自金融安防,輝煌科技、賽為智能、世紀瑞爾、易華錄、中海科技、佳訊飛鴻等企業的安防系統集成業務主要集中在智能交通領域。
圖表以系統集成為主營業務的安防上市企業2014年經營狀況分析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