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洗牌的“催化劑” LED產業期待突圍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2-07-09 11:36
從2009年以來,科技部批準天津等37個城市開展“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試點,今年,LED燈的推廣應用已經跨入第三個年頭。
除了中央,各地方政府也推出了各種政策支持LED產業發展。政府推出支持政策的目的是鼓勵LED照明產業發展,但是正是因為政府的各種政策利好,也讓一些原本不在LED行業中的企業開始轉向LED燈具市場,以求分一杯羹,他們的目的不是生產,而是獲得政府的補貼。
良莠不齊的LED燈具市場讓消費方無所適從,由此帶來的價格戰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產業的發展,諸多問題暴露出來,也推動了行業的洗牌。
5000億元的大蛋糕
混戰,從作坊到巨頭
一方面,國家發布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決定從今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兩年之后,禁止進口和銷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四年之后,禁止進口和銷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
與此同時,科技部發布《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十二五”白光LED產業化光效達到(150-2001m/W),成本降低至1/5,芯片國產化率達80%。到2015年,國內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形成20家至30家龍頭企業。
白熾燈的退出,為LED騰出的市場空間有多大?千億元以上!
22億元的首批次財政補貼,5000億元產業規模的大蛋糕,更為LED企業注入了興奮劑。
對于LED照明來說,利好的因素還有:國內電價在提升,而LED照明能省電80%;節能燈的價格在上升,因所用稀土受到政府管制而成本增加。可LED燈的價格卻在下降——LED燈與節能燈的價差,從目前的五倍十倍,今年年底有望縮小至三四倍。這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強勁的消費需求。
擋不住的誘惑
“很多人看中了這個行業,都想進來分蛋糕。”本市一家LED燈生產企業負責人說,“大家都說LED是照明的一場革命,LED不僅節能效果明顯,而且使用壽命很長,能夠廣泛應用于顯示、照明、裝飾等各個領域,這絕對是一個朝陽產業。”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于LED燈具更換后的照明效果,不少企業都存在疑慮,他們對LED燈的實際使用壽命、照度是否達標,后期質保等問題有一定的擔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為了搶灘市場,不少作坊式的小廠不惜以低價為誘餌,出售質量低劣的LED照明產品,在實際使用中,讓用戶對產品產生了種種疑慮,攪亂了市場競爭。
于是,我們看到狼煙四起,各路諸侯跑步入場、爭相角逐。然而,誰能笑到最后?
重量級企業
跑馬圈地
生存,誰能笑傲江湖
有公開資料顯示,5月25日,跨國行業大佬歐司朗與無錫簽約,將在當地新建LED組裝廠,于2013年年底建成投產,主營業務為LED芯片的外殼封裝。
眼下,松下在中國生產的LED光源已占其全球產能的一半以上。
臺灣最大的LED封裝企業億光電子,近年先后在上海、成都、江蘇天目成立了三家LED照明的工廠。
今年,國內傳統照明企業也紛紛開始了轉型之路。對它們來說,憑借自身渠道優勢,通過與LED中上游企業合作,直接切入LED照明領域,不失為一種最經濟實惠的做法。
1月,雷士照明與瑞豐光電在惠州成立合資公司,研發高端LED照明模組。
3月,上海亞明出資人民幣3000萬元,與臺灣大友國際光電、晶元光電合資,在江蘇昆山成立LED照明產品制造公司。
重量級企業跑馬圈地大舉進攻意圖“做大做強”,而受到海內外照明巨頭雙重夾擊,又分不到財政補貼采購一杯羹的為數眾多的LED小企業、小作坊,日子將會越來越難過。
在全國多達幾千家的LED企業中,小企業占比高達90%。以天津為例,有規模的企業不過十來家,沒有規模的小企業小作坊近百家。
業內人士透露,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一批LED照明企業已經開始死亡,它們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小企業小作坊。這其中,很多人抱著湊熱鬧的心理,聽說這行挺好做,就狂熱盲目地加入進來,半路出家的有,轉行跨界的也有,準備根本不充分,被擠出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一方面,強者更強。產業的聚合度越來越高。記者剛剛查閱了上市公司德豪潤達的半年報預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增幅為20%至50%。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LED業務的規模擴大,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產能逐步釋放等。”
上市公司勤上光電的董事長李旭亮指出,要在LED照明高科技產業出成績,需要長期大規模的投入,需要多年經驗的積累,不可能1年到3年內就可以把這個產業做好。因為行業太新。好比50塊木板構成的大木桶,短板決定它的裝水量,即使解決了這個短板,可能沒有留意另外還有一個短板。
“LED行業洗牌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在技術、質量、渠道、成本控制、資金上具備優勢的企業才能最終笑傲江湖。”在首屆LED行業IPO融資及私募股權投資高層研討會上,深圳力合清源創投公司總裁劉建云告訴記者。
生物學上“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規律,似乎完全適用于市場化條件下的行業競爭之中。
逐利
資本的天性
洗牌,誰是“催化劑”
逐利,是資本的天性。嗅覺靈敏的資本市場從來不會放過那些炙手可熱的行業和企業。身披“節能環保”和“新材料”雙重華麗衣衫的LED產業,自然引來各路資本蜂擁而至。
記者統計了一下,2011年至今一年半的時間里,LED行業激增了15家上市公司。而在2010年以前的將近20年的時光里,國內LED上市公司數量僅有區區20家。
今年的勢頭更是強勁。上半年,我國已有8家LED企業成功上市,其中6家登陸創業板。比去年全年的上市數——7家還多。另據了解,一季度以來過會未上 市的LED企業有4家,分別是南大光電、艾比森、金萊特電器、揚杰電子。截至6月15日證監會公布的共計574家IPO申請在審企業名單中,則有近10家 LED相關企業正在排隊等候上市。
在完成上市的企業背后,總能看到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退出的身影。
據調查,LED照明,近一兩年來一直是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最為青睞的產業之一。
“現在是中國LED行業最后一輪機會,如果再不進入,未來進入的機會可能不多了。”一些私募基金經理如是說。
事實上,今年以來,風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景氣度一直呈下降趨勢,這也導致投資機構的投資選擇更趨理性,“熱錢”不再像以前那樣“剜到籃子里就是菜”,而 是更理性更聰明。深圳展博投資研究總監羅四新表示,目前國內LED公用照明規模最大的企業年收入不到5億元,在政策扶持下,行業有望在未來18個月內產生 百億級別的終端產品需求,從而推動LED行業形成規模效應。他建議,在選擇投資對象上,一定要瞄準那些在技術、渠道、資金等方面具備優勢的大企業。
高工LED產業研究院院長張小飛指出,資本決定產業格局,當前國內LED企業普遍是中小企業,面臨著國內外同行的廝殺,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的融資手段,只能消失或被邊緣化……而上市企業是最有可能存活的企業,將通過兼并或逼死弱小的企業,從而減少企業數量。
產品好壞
企業說了算?
標準,行業的“軟肋”
“一個LED球泡燈,有的標價幾元,有的標價上百元,看了讓人一頭霧水,不知道如何選擇”,一位喜歡嘗鮮的市民,盼著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對比挑選。
目前影響LED發展的最大問題,除了價格,就是標準。
一些消費者原本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買LED燈,若不幸碰上了劣質的,一下子就倒了胃口,而且還很容易把不滿與質疑在親友圈里擴散開來。
“大家都做LED,怎樣是好,各有說辭,沒有一個準則。小作坊做的,跟大企業做的肯定有差別。但在行業秩序混亂的情況下,企業良莠不齊,濫竽充數者不 在少數,LED的真正價值——節能、長效未必能體現出來,而且,“劣幣驅逐良幣”,把市場給攪亂了。志在久遠的LED企業,都期待著相關標準盡快出臺。
天津市節能協會的孟磊推測,“行業標準有望盡快推出。此標準一經推出,必將加速LED行業洗牌。”那些難以達標的小作坊,如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融不到資,將迅速消亡。
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1年,本市組織天津工大海宇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天津汽車燈廠參加了包括“LED前照燈ISO國際標準草案”的制定。此 外,包括天津三星LED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共同參與了天津市地方標準《LED道路和街路照明燈具技術規范》的制定,目前標準基本稿已經確定,預計明年年初 將正式公布實施。
業內的一個共識是,LED標準中最重要也是最急需制定的,是照明產品市場準入標準和制度,比如光源,必須達到多少個小時的壽命,光效在一定的色溫的數值以上才能進入市場。其他標準應該以這個標準制定相應的最低參數要求。
持續發展
關鍵看需求
降價,還有多少空間
廣大消費者最關心的,或許是LED燈價格究竟能否降下來。
有必要解剖一下燈具的成本。
一個燈具的主要成本是芯片,占到價格的60%左右。目前我國大部分LED照明產品的芯片主要從美國、日本、中國臺灣等地購進,高性能芯片幾乎只掌握在 豐田合成、科瑞、飛利浦、西鐵城等幾家企業手里。從這個層面來看,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都在幫外國人打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渠老師分析,“如果科技部提出的芯 片國產化目標——‘十二五’末國產化率達到80%能夠實現,LED照明燈有望大幅降價,取代40瓦白熾燈的LED燈泡價格在20元至30元,一臺路燈降幅 能達到千元左右。”
隨著技術的提升,LED芯片發光效率不斷提高。發光效率的提升在降低LED芯片成本的同時,也將降低如散熱片等配套材料成本。除了芯片,上下游封裝領 域的工藝也在不斷改進和提升,質量穩定性大大提高。也就是說,LED照明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技術都在不停地提升、進步,最終使得LED照明產品綜合成本大 幅降低成為可能。
再從市場層面來看,2009年以來行業大規模投資,推動產能快速釋放,2011全年LED芯片、封裝器件、照明產品價格下跌幅度分別超過40%、35%與25%。
業內認為,新一輪的政策扶持下,行業有望在未來一年半產生百億級別的終端產品需求,從而推動LED行業形成巨大的規模效應。終端產品放量,將反過來刺 激上游芯片需求。在競爭性的招標過程中,不斷降低的招標價格會導致零售產品降低,從而又推升終端需求,于是形成了“需求激增→規模化生產→降價→需求增 加”的良性循環。
天津市路燈為何沒用LED
大功率LED路燈照明,作為21世紀的新型光源,近年來發展迅速,已開始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城市道路照明領域。
“2009年4月,天津市照明協會組織實施了LED光源道路照明現場試驗工作。受協會委托,我們承擔了40余個廠家、300余套LED燈具的安裝調 試。”天津市電力公司路燈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那次LED路燈安裝測試的地點是在河西區郁江道,路寬在12米左右,原有燈桿高12米的高壓鈉燈照明,設 計標準和運行情況符合國家照明要求。分別以眾廠家各自的LED燈具替換了原有的高壓鈉燈燈具。
經過現場觀察、測試,由于燈桿的高度、檔距、配光曲線等都是為原有高壓鈉燈設計的,這種單單只是在原有燈桿上換個LED燈頭的設計方案,不僅沒能充分 發揮LED光源外形可塑性強、數字化控制程度高等特點,反而將現階段LED光源產品光效和光維持率不足的缺陷凸顯了出來。該負責人認為,大功率LED路燈 的使用,必須要更新設計思路,根據LED產品的特性,從優化光源使用、專項進行排布設計和照度分布、注重周邊環境匹配等方面充分開發現代科技的潛力,發揮 LED形態多變、控制靈活、方便維護和運行等特點,制定一套全新的道路照明方案。
他說:“如能降低燈具高度、方便部件更換,對于維護運行的安全性會提供更大的保證。雖然以此次測試的結果來評價LED產品質量缺乏全面性和真實性,但由于測試結果不理想,目前本市路燈并沒有采用LED照明。”
記者手記
好產品
需多方發力
價格高是現階段阻礙LED燈入主照明市場的突出因素,但探究價格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核心技術缺失、市場競爭無序、產業標準缺位,成為了LED燈未能大規模應用的共同推手。
一個節能、低碳、綠色的好產品,一種能夠引領未來照明市場趨勢的高新科技,在應用層面本應迅速風靡,但實際卻存在差距。
據了解,日本從3·11強震后重建家園,使用LED燈數量上億支,其中大部分是從中國采購的。而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也從中國采購大量的LED 燈具。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不是沒有過硬的核心部件企業,而是多種因素造成了LED燈市場魚龍混雜,不乏濫竽充數者,使得不少用戶持觀望態度,不愿先吃 LED這個螃蟹。
LED產品的應用推廣,決策層面的支持是一方面,如何在產業內部迅速實現標準化,解決國產化程度低以及高成本制約LED路燈普及等問題,值得產業各方深思。
他山之石
加緊產業布局
國外怎么做
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實施積極的半導體照明發展計劃,加緊LED照明產業布局。作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節能環保新興產業,LED照明產業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日本
根據日本政府2008年出臺的相關政策規定,2012年之前白熾燈泡必須退出市場。但由于今夏電力供應或將出現15%的缺口,日本政府決定提前白熾燈 泡的“退役”時間。日本照明器具工業會專務理事泥正典稱,2011年3月福島大地震發生后,日本東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為緩解此現象,日本政府開始推行 “生態點數”計劃,以及建立和執行綠色采購法,電器用品安全法等,力促LED照明消費量年增長200%以上。
韓國
韓國政府制定出一系列培育強化LED產業的相關政策,并提出規劃,2012年將LED照明的市場份額由2008年的8.3%提高至15%。
2011年6月8日,韓國政府推出了新的節能目標:到2020年將實現公共事業機構100%LED照明,將全國LED照明普及率提升至60%。
韓國政府已計劃2012年前在芯片開發領域投資1萬億以上韓元,還預定向LED照明產業的新領域等增加研發投資,以確保韓國擁有全球領先技術。
歐洲
2011年歐洲LED照明市場已經突破20.8億美元。未來幾年受到白熾燈泡全面禁止的政策影響,預估歐洲LED照明市場至2015年將會達到100億美元的規模,2011至2015年間的年復合成長率預計約為38%。
美國
作為LED技術和產業的領軍者,美國這方面的高端技術、專利壟斷和標準體系等讓行業競爭者難望其項背。美國的產業領導者地位,主要歸功于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大力推行以固態照明技術研究計劃為核心的一系列LED產業政策措施。
2012年4月底,美國能源部發布了新一期“固態照明計劃”。美國能源部預測,到2030年美國LED固態照明市場占有率將達到73.7%。屆時每年 將節省297萬億千瓦時(折合現價300億美元)的照明用電。預期于2012年冷白光LED元件發光效率達176 lm/W,2015年時提高到224 lm/W,至2020年達258 lm/W,為2010年產品實際發光效率的2倍以上。
除了中央,各地方政府也推出了各種政策支持LED產業發展。政府推出支持政策的目的是鼓勵LED照明產業發展,但是正是因為政府的各種政策利好,也讓一些原本不在LED行業中的企業開始轉向LED燈具市場,以求分一杯羹,他們的目的不是生產,而是獲得政府的補貼。
良莠不齊的LED燈具市場讓消費方無所適從,由此帶來的價格戰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產業的發展,諸多問題暴露出來,也推動了行業的洗牌。
5000億元的大蛋糕
混戰,從作坊到巨頭
一方面,國家發布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決定從今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兩年之后,禁止進口和銷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四年之后,禁止進口和銷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
與此同時,科技部發布《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十二五”白光LED產業化光效達到(150-2001m/W),成本降低至1/5,芯片國產化率達80%。到2015年,國內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形成20家至30家龍頭企業。
白熾燈的退出,為LED騰出的市場空間有多大?千億元以上!
22億元的首批次財政補貼,5000億元產業規模的大蛋糕,更為LED企業注入了興奮劑。
對于LED照明來說,利好的因素還有:國內電價在提升,而LED照明能省電80%;節能燈的價格在上升,因所用稀土受到政府管制而成本增加。可LED燈的價格卻在下降——LED燈與節能燈的價差,從目前的五倍十倍,今年年底有望縮小至三四倍。這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強勁的消費需求。
擋不住的誘惑
“很多人看中了這個行業,都想進來分蛋糕。”本市一家LED燈生產企業負責人說,“大家都說LED是照明的一場革命,LED不僅節能效果明顯,而且使用壽命很長,能夠廣泛應用于顯示、照明、裝飾等各個領域,這絕對是一個朝陽產業。”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于LED燈具更換后的照明效果,不少企業都存在疑慮,他們對LED燈的實際使用壽命、照度是否達標,后期質保等問題有一定的擔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為了搶灘市場,不少作坊式的小廠不惜以低價為誘餌,出售質量低劣的LED照明產品,在實際使用中,讓用戶對產品產生了種種疑慮,攪亂了市場競爭。
于是,我們看到狼煙四起,各路諸侯跑步入場、爭相角逐。然而,誰能笑到最后?
重量級企業
跑馬圈地
生存,誰能笑傲江湖
有公開資料顯示,5月25日,跨國行業大佬歐司朗與無錫簽約,將在當地新建LED組裝廠,于2013年年底建成投產,主營業務為LED芯片的外殼封裝。
眼下,松下在中國生產的LED光源已占其全球產能的一半以上。
臺灣最大的LED封裝企業億光電子,近年先后在上海、成都、江蘇天目成立了三家LED照明的工廠。
今年,國內傳統照明企業也紛紛開始了轉型之路。對它們來說,憑借自身渠道優勢,通過與LED中上游企業合作,直接切入LED照明領域,不失為一種最經濟實惠的做法。
1月,雷士照明與瑞豐光電在惠州成立合資公司,研發高端LED照明模組。
3月,上海亞明出資人民幣3000萬元,與臺灣大友國際光電、晶元光電合資,在江蘇昆山成立LED照明產品制造公司。
重量級企業跑馬圈地大舉進攻意圖“做大做強”,而受到海內外照明巨頭雙重夾擊,又分不到財政補貼采購一杯羹的為數眾多的LED小企業、小作坊,日子將會越來越難過。
在全國多達幾千家的LED企業中,小企業占比高達90%。以天津為例,有規模的企業不過十來家,沒有規模的小企業小作坊近百家。
業內人士透露,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一批LED照明企業已經開始死亡,它們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小企業小作坊。這其中,很多人抱著湊熱鬧的心理,聽說這行挺好做,就狂熱盲目地加入進來,半路出家的有,轉行跨界的也有,準備根本不充分,被擠出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一方面,強者更強。產業的聚合度越來越高。記者剛剛查閱了上市公司德豪潤達的半年報預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增幅為20%至50%。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LED業務的規模擴大,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產能逐步釋放等。”
上市公司勤上光電的董事長李旭亮指出,要在LED照明高科技產業出成績,需要長期大規模的投入,需要多年經驗的積累,不可能1年到3年內就可以把這個產業做好。因為行業太新。好比50塊木板構成的大木桶,短板決定它的裝水量,即使解決了這個短板,可能沒有留意另外還有一個短板。
“LED行業洗牌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在技術、質量、渠道、成本控制、資金上具備優勢的企業才能最終笑傲江湖。”在首屆LED行業IPO融資及私募股權投資高層研討會上,深圳力合清源創投公司總裁劉建云告訴記者。
生物學上“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規律,似乎完全適用于市場化條件下的行業競爭之中。
逐利
資本的天性
洗牌,誰是“催化劑”
逐利,是資本的天性。嗅覺靈敏的資本市場從來不會放過那些炙手可熱的行業和企業。身披“節能環保”和“新材料”雙重華麗衣衫的LED產業,自然引來各路資本蜂擁而至。
記者統計了一下,2011年至今一年半的時間里,LED行業激增了15家上市公司。而在2010年以前的將近20年的時光里,國內LED上市公司數量僅有區區20家。
今年的勢頭更是強勁。上半年,我國已有8家LED企業成功上市,其中6家登陸創業板。比去年全年的上市數——7家還多。另據了解,一季度以來過會未上 市的LED企業有4家,分別是南大光電、艾比森、金萊特電器、揚杰電子。截至6月15日證監會公布的共計574家IPO申請在審企業名單中,則有近10家 LED相關企業正在排隊等候上市。
在完成上市的企業背后,總能看到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退出的身影。
據調查,LED照明,近一兩年來一直是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最為青睞的產業之一。
“現在是中國LED行業最后一輪機會,如果再不進入,未來進入的機會可能不多了。”一些私募基金經理如是說。
事實上,今年以來,風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景氣度一直呈下降趨勢,這也導致投資機構的投資選擇更趨理性,“熱錢”不再像以前那樣“剜到籃子里就是菜”,而 是更理性更聰明。深圳展博投資研究總監羅四新表示,目前國內LED公用照明規模最大的企業年收入不到5億元,在政策扶持下,行業有望在未來18個月內產生 百億級別的終端產品需求,從而推動LED行業形成規模效應。他建議,在選擇投資對象上,一定要瞄準那些在技術、渠道、資金等方面具備優勢的大企業。
高工LED產業研究院院長張小飛指出,資本決定產業格局,當前國內LED企業普遍是中小企業,面臨著國內外同行的廝殺,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的融資手段,只能消失或被邊緣化……而上市企業是最有可能存活的企業,將通過兼并或逼死弱小的企業,從而減少企業數量。
產品好壞
企業說了算?
標準,行業的“軟肋”
“一個LED球泡燈,有的標價幾元,有的標價上百元,看了讓人一頭霧水,不知道如何選擇”,一位喜歡嘗鮮的市民,盼著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對比挑選。
目前影響LED發展的最大問題,除了價格,就是標準。
一些消費者原本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買LED燈,若不幸碰上了劣質的,一下子就倒了胃口,而且還很容易把不滿與質疑在親友圈里擴散開來。
“大家都做LED,怎樣是好,各有說辭,沒有一個準則。小作坊做的,跟大企業做的肯定有差別。但在行業秩序混亂的情況下,企業良莠不齊,濫竽充數者不 在少數,LED的真正價值——節能、長效未必能體現出來,而且,“劣幣驅逐良幣”,把市場給攪亂了。志在久遠的LED企業,都期待著相關標準盡快出臺。
天津市節能協會的孟磊推測,“行業標準有望盡快推出。此標準一經推出,必將加速LED行業洗牌。”那些難以達標的小作坊,如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融不到資,將迅速消亡。
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1年,本市組織天津工大海宇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天津汽車燈廠參加了包括“LED前照燈ISO國際標準草案”的制定。此 外,包括天津三星LED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共同參與了天津市地方標準《LED道路和街路照明燈具技術規范》的制定,目前標準基本稿已經確定,預計明年年初 將正式公布實施。
業內的一個共識是,LED標準中最重要也是最急需制定的,是照明產品市場準入標準和制度,比如光源,必須達到多少個小時的壽命,光效在一定的色溫的數值以上才能進入市場。其他標準應該以這個標準制定相應的最低參數要求。
持續發展
關鍵看需求
降價,還有多少空間
廣大消費者最關心的,或許是LED燈價格究竟能否降下來。
有必要解剖一下燈具的成本。
一個燈具的主要成本是芯片,占到價格的60%左右。目前我國大部分LED照明產品的芯片主要從美國、日本、中國臺灣等地購進,高性能芯片幾乎只掌握在 豐田合成、科瑞、飛利浦、西鐵城等幾家企業手里。從這個層面來看,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都在幫外國人打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渠老師分析,“如果科技部提出的芯 片國產化目標——‘十二五’末國產化率達到80%能夠實現,LED照明燈有望大幅降價,取代40瓦白熾燈的LED燈泡價格在20元至30元,一臺路燈降幅 能達到千元左右。”
隨著技術的提升,LED芯片發光效率不斷提高。發光效率的提升在降低LED芯片成本的同時,也將降低如散熱片等配套材料成本。除了芯片,上下游封裝領 域的工藝也在不斷改進和提升,質量穩定性大大提高。也就是說,LED照明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技術都在不停地提升、進步,最終使得LED照明產品綜合成本大 幅降低成為可能。
再從市場層面來看,2009年以來行業大規模投資,推動產能快速釋放,2011全年LED芯片、封裝器件、照明產品價格下跌幅度分別超過40%、35%與25%。
業內認為,新一輪的政策扶持下,行業有望在未來一年半產生百億級別的終端產品需求,從而推動LED行業形成巨大的規模效應。終端產品放量,將反過來刺 激上游芯片需求。在競爭性的招標過程中,不斷降低的招標價格會導致零售產品降低,從而又推升終端需求,于是形成了“需求激增→規模化生產→降價→需求增 加”的良性循環。
天津市路燈為何沒用LED
大功率LED路燈照明,作為21世紀的新型光源,近年來發展迅速,已開始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城市道路照明領域。
“2009年4月,天津市照明協會組織實施了LED光源道路照明現場試驗工作。受協會委托,我們承擔了40余個廠家、300余套LED燈具的安裝調 試。”天津市電力公司路燈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那次LED路燈安裝測試的地點是在河西區郁江道,路寬在12米左右,原有燈桿高12米的高壓鈉燈照明,設 計標準和運行情況符合國家照明要求。分別以眾廠家各自的LED燈具替換了原有的高壓鈉燈燈具。
經過現場觀察、測試,由于燈桿的高度、檔距、配光曲線等都是為原有高壓鈉燈設計的,這種單單只是在原有燈桿上換個LED燈頭的設計方案,不僅沒能充分 發揮LED光源外形可塑性強、數字化控制程度高等特點,反而將現階段LED光源產品光效和光維持率不足的缺陷凸顯了出來。該負責人認為,大功率LED路燈 的使用,必須要更新設計思路,根據LED產品的特性,從優化光源使用、專項進行排布設計和照度分布、注重周邊環境匹配等方面充分開發現代科技的潛力,發揮 LED形態多變、控制靈活、方便維護和運行等特點,制定一套全新的道路照明方案。
他說:“如能降低燈具高度、方便部件更換,對于維護運行的安全性會提供更大的保證。雖然以此次測試的結果來評價LED產品質量缺乏全面性和真實性,但由于測試結果不理想,目前本市路燈并沒有采用LED照明。”
記者手記
好產品
需多方發力
價格高是現階段阻礙LED燈入主照明市場的突出因素,但探究價格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核心技術缺失、市場競爭無序、產業標準缺位,成為了LED燈未能大規模應用的共同推手。
一個節能、低碳、綠色的好產品,一種能夠引領未來照明市場趨勢的高新科技,在應用層面本應迅速風靡,但實際卻存在差距。
據了解,日本從3·11強震后重建家園,使用LED燈數量上億支,其中大部分是從中國采購的。而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也從中國采購大量的LED 燈具。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不是沒有過硬的核心部件企業,而是多種因素造成了LED燈市場魚龍混雜,不乏濫竽充數者,使得不少用戶持觀望態度,不愿先吃 LED這個螃蟹。
LED產品的應用推廣,決策層面的支持是一方面,如何在產業內部迅速實現標準化,解決國產化程度低以及高成本制約LED路燈普及等問題,值得產業各方深思。
他山之石
加緊產業布局
國外怎么做
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實施積極的半導體照明發展計劃,加緊LED照明產業布局。作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節能環保新興產業,LED照明產業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日本
根據日本政府2008年出臺的相關政策規定,2012年之前白熾燈泡必須退出市場。但由于今夏電力供應或將出現15%的缺口,日本政府決定提前白熾燈 泡的“退役”時間。日本照明器具工業會專務理事泥正典稱,2011年3月福島大地震發生后,日本東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為緩解此現象,日本政府開始推行 “生態點數”計劃,以及建立和執行綠色采購法,電器用品安全法等,力促LED照明消費量年增長200%以上。
韓國
韓國政府制定出一系列培育強化LED產業的相關政策,并提出規劃,2012年將LED照明的市場份額由2008年的8.3%提高至15%。
2011年6月8日,韓國政府推出了新的節能目標:到2020年將實現公共事業機構100%LED照明,將全國LED照明普及率提升至60%。
韓國政府已計劃2012年前在芯片開發領域投資1萬億以上韓元,還預定向LED照明產業的新領域等增加研發投資,以確保韓國擁有全球領先技術。
歐洲
2011年歐洲LED照明市場已經突破20.8億美元。未來幾年受到白熾燈泡全面禁止的政策影響,預估歐洲LED照明市場至2015年將會達到100億美元的規模,2011至2015年間的年復合成長率預計約為38%。
美國
作為LED技術和產業的領軍者,美國這方面的高端技術、專利壟斷和標準體系等讓行業競爭者難望其項背。美國的產業領導者地位,主要歸功于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大力推行以固態照明技術研究計劃為核心的一系列LED產業政策措施。
2012年4月底,美國能源部發布了新一期“固態照明計劃”。美國能源部預測,到2030年美國LED固態照明市場占有率將達到73.7%。屆時每年 將節省297萬億千瓦時(折合現價300億美元)的照明用電。預期于2012年冷白光LED元件發光效率達176 lm/W,2015年時提高到224 lm/W,至2020年達258 lm/W,為2010年產品實際發光效率的2倍以上。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