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當前位置: 首頁 >> 聯騰科技 >> 企業動態

聯騰科技-OFweek視點:LED行業大戰一觸即發

發表于:2011-08-30
分享到:
據OFweek半導體照明網報道,一些業內人士預測,LED產業的爆發點很可能就在明后兩年,在目前這個臨近爆發點的“擴充期”內,那些處于快速上升期的LED企業,如果再有了資本的幫助,將更能充分利用行業的爆發增長帶來的發展機會,“對一些正處于高速成長期的‘黑馬’,只要得到資本市場在發展資金和企業制度兩方面的強助力,很快就可以借勢從2億元沖到5~10億元”,一位投資家這樣說道。

        不久前國內封裝巨頭雷曼光電才登陸創業板,近期又大批LED企業陸續上市,中國LED顯示屏企業在資本市場的推動下,紛紛股改上市,LED產業風云漸變!2011年5月,國內LED封裝企業鴻利光電、顯示屏企業奧拓電子分別成功登陸深圳創業板和中小板,2011年6月22日,深圳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成功上市。2011年7月12日,深圳瑞豐光電(300241)也成功上市。此外,聚飛光電也將IPO。

        上市已顯然成為LED企業擴張規模、加快發展的最重要渠道,去資本市場敲響上市的鐘,也成為更多企業發展的新目標。僅深圳就還有數家LED企業正在準備上市,有些已經向證監會提出申請。據了解,目前LED行業內正在準備上市的企業有木林森、聚作、萬潤和聯建光電等。同時,大陸也已有數十家LED企業已經完成或者正在進行股改,一旦股改結束,也將會走向上市之路。

        300億熱錢扎堆攪亂LED

  LED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未來LED在通用領域的快速滲透,將是全球LED增長的主要驅動點。到2014年產業鏈滲透率將達50%。然而市場的快速發展吸引大批熱錢,競爭越趨激烈、利潤持續降低、行業大戰可謂一觸即發。

  顯然,市場的快速發展,已經將LED烹成了一塊美味蛋糕———2010年,中國國內僅上市公司的LED投資計劃額就超過了300億元。

  滲透速度超預期

  資本對于LED的熱情,幾乎是從五年前開始的,而2010年LED背光應用以超出業內預期的速度滲透市場,更是對LED市場帶來了意料中的繁榮。

  “我們認為要尋找市場前景比較好,需求發展好,投資增速比較好的公司,主要看好三個方向,一個是移動互聯網,一個是LED,一個是半導體器件?!绷纸煼治鲋赋?,LED全行業增速或達28%的增速?!癓ED的應用面非常廣泛,大家現在手上拿著的手機,用著的筆記本,以后臺式機的背光也會是LED,”林健暉分析指出,“LED現在已經進入了液晶電視、大尺寸背光源、汽車照明的關鍵時期,未來LED在通用領域的快速滲透,將是全球LED增長的主要驅動點。到2014年產業鏈的目標,滲透力要達到50%,LED要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span>

 跟前幾年不一樣的是,企業開始爭奪LED的全線利潤,包括利潤最高的芯片。有業內人士透露,芯片環節在過去一年因得到地方政府的新興產業高額補貼的支持,瘋狂增長。2010年中國增量同比增加了近10倍,存量超過150%,今年還是會以接近這個速度增長。專家預計,全球LED產業在2013年將達到2011年約2倍的規模(全球整體為4010億美元)。

                2009年,南海區政府提出,扶植LED光電產業園,以聚集更多的LED產業上下流企業,發展南海特色的LED照明產業,南海本來就有燈具、照明行業的根底,這些都是其發展LED光電產業的一大優勢,而且南海的人力、地皮的成本比深圳、廣州都具有優勢?! ?/span>

          LED產業集群各處開花。一邊是招商引資、優惠鼓勵的政策,而另一邊則是專利受限、成本過高、標準缺失、冷淡以對的市場,中國LED企業游離于兩者之間,正處在冰火兩重天的成長道路上。

        另一方面,全國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已經非常多了,各地都在瘋狂上馬,這些LED產業基地產業結構同質化、核心技術空心化等問題正逐漸顯現,有不少專家都認為,和其他新能源產業相類似,我國LED產業在大干快上、高速發展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產能過剩的風險。

  國產品牌性價比高

      有趣的是,在LED發展方向上卻出現了不同的選擇

  LED龍頭之一,臺灣LED產業表示要改變定位,“此前一直以小型顯示器用途為中心,不過今后大型顯示器用途的比例會逐漸擴大,預計2012年將實現逆轉。另外,照明用途也在不斷擴大,估計到2013年將增長至整體的約兩成。在照明用途中,不僅是住宅用途,店鋪商業設施及道路用途等也有望實現大幅增長?!迸_灣業內資深分析師郭子菱對媒體分析指出:“臺灣LED廠商一直在顯示器背照燈市場上發展業務,但由于IP問題、價格的迅速降低以及面板廠商的各種要求,各廠商只能在短時間內確保利益。針對目前正逐漸興起的照明領域的熱潮,出現了很多新的挑戰項目,因此有必要改變之前的業務模式”。

  跟臺灣行業的看法一樣,不少老牌的照明企業一如雷士照明選擇繼續進軍LED照明市場,甚至吸引來家電企業,如美的照明。

  但另一邊廂,剛剛豪擲35億元進軍LED產業鏈的德豪潤達(002005)全資子公司銳拓顯示卻表示,積極開發大屏LED市場。與此同時,銳拓在海外的表現相當進取,國際性主要體育賽事中,如F1、溫哥華奧運會、英超德甲等從不放過,旗下LED顯示屏均“屏雀中選”。

  “我們在大規格LED顯示屏上更有競爭力,與國際競爭對手相比,我們在技術和質量上,比如在同步信息傳輸、刷新頻率等關鍵技術上卻一點都不比他們差,關鍵是,我們的性價比更具競爭優勢。”銳拓透露,2010年其3.7億元的主營收入中海外市場的貢獻仍高達80%強,其中美國市場貢獻了50%的收入,歐洲市場則占據了另外的30%。

         眾多LED企業紛紛謀求轉型

          2010年LED背光應用以超出業內預期的速度滲透市場,對LED市場帶來了短期的繁榮。然而,進入2011年后LED背光市場增長疲軟,作為當前LED行業成長的主要動力,LED背光市場的疲軟給整個LED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成長壓力。

         LED最大的潛在市場是通用照明領域,LED背光只是現階段拉動LED成長的動力,但是放眼發展趨勢,LED通用照明終將開啟,LED照明替換LED背光成為市場成長的主要動力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臺灣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的統計數值顯示,預計2011年全球的LED產業規模(包括照明)為217億美元,其中臺灣將占1/3多(2294億臺幣)。臺灣LED產業的具體構成如下:LED外延片(晶圓和芯片)為709億臺幣、封裝為1019億臺幣、照明為566億臺幣。該產業規模在今后數年內有望以15~25%的增長率擴大。

 臺灣LED產業的目標應用領域近年來一直以FPD用背照燈為主,占整體的約4成。此前一直以小型顯示器用途為中心,不過今后大型顯示器用途的比例會逐漸擴大,預計2012年將實現逆轉。另外,照明用途也在不斷擴大,估計到2013年將增長至整體的約2成(圖1)。在照明用途中,不僅是住宅用途,店鋪商業設施及道路用途等也有望實現大幅增長。

在臺灣,從上游的晶圓到下游的應用業務均有大量企業涉足,已經構筑起一條龍供應鏈(圖2)。尤其是最下游的應用產品層已有300多家企業涉足。今后,除照明產業外,LED的用途還將擴大到汽車等眾多領域,在這一背景下,這些企業今后的動向將變得愈發重要。

  熱錢投入中國LED產業 封裝廠利潤下滑

  中國發光二極體(led)市場快速成長,但上游核心技術受制于國外大廠,使得中國企業投資過度集中于產業中下游,布局的一致化帶來價格戰,導致各家廠商特別是中游封裝廠的獲利大幅減少。

  因LED產業前景看好,近期中國多家公司均尋求上市籌募資金,而已上市公司則加緊融資,以擴大規模、增加競爭優勢。根據數據顯示,中國LED中下游上市公司僅在2011年上半年便增加5家。再加上其它產業公司也紛紛涉足LED產業,導致過多資金涌入中下游市場。

  根據OFweek半導體照明網資料顯示,2010年中國LED產業簽約計劃投資額高達人民幣2,178.85億元(約336.8億美元),較2009年增加248.6%.其中,僅上市公司投資計劃金額便已超過人民幣300億元。2010年全年新增投資額在人民幣1億元及以上的計劃便有74個,數量較2009年增加了25個。

  在競爭對手持續增加的情況下,為擴大市占率,企業紛紛降價,使獲利下滑成為不可挽回的趨勢。如LED封裝大廠國星光電便在增產后,因追求市占率而降價,卻反而使該公司面臨獲利下降的處境。

  國星光電于2011年1Q的獲利為人民幣3,437萬元,較2010年同期少10.38%,凈利更少了20.42%,來到2,551萬元。

 LED產業鏈中,上游為LED襯底、外延片和晶片等,中游主要為封裝,而下游則是LED照明。其中封裝因門檻較低,以致于多數投資均落在此領域。

  2010年中國LED產業人民幣1,260億元的總產值中,封裝部分為270億元,較2009年增加35%.而大陸LED封裝企業達440家,較2009年增加了30%以上。

  根據2010年~2011年中國中游封裝產業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有近130家LED封裝設備廠商,其中中國企業約為100家,盡管占了76.9%,但產值卻僅全球的20%左右。

  各家公司的投資主要集中于中下游的原因在于,中國在LED襯底、外延片和晶片等產業上游部分,受制于歐美大廠。以致于中國從事LED上游外延片和晶片的企業僅有10余家,在2010年人民幣1,260億元的總產值中,晶片部分產值僅為人民幣40億元,占整體的3.2%.

  以生產外延片的MOCVD機來說,美國的Veeco及德國的Aixtron僅2家公司便壟斷了全球90%以上的市占率。而晶片、外延片卻占整個LED產業鏈中利潤最高的部分,達70%.

  目前LED在中國照明市場的市占率僅5%,但其擴張速度高達60%至70%,中國國內LED產業的公司約有4,000家,但3年內預計將突破5,000家。

  根據OFweek半導體照明網統計,2010年大陸LED產業總產值達人民幣1,260億元,較2009前增加50%,預計在2015年將達到人民幣5,000億元。

         LED芯片產量暴漲  引發產能過剩危機

        目前,全球各國政府都在大力支持LED產業。其中包括資助基礎設備研究,以提高芯片效率并帶動LED在新興市場的滲透;設立專項資金制定產業標準,促進產業規范發展;提供土地租用優惠,吸引LED廠商投資建廠。

        中國政府毫無疑問對LED產業支持的力度最大。一方面,對新型磊晶反應器進行投資的LED企業,都可以獲得政府提供的150萬美元補貼,這些補貼占到了總成本的75%。另一方面,政府希望LED 廠商經濟實力迅速壯大,因此向LED廠商提供低利率貸款、稅額優惠以及超低價格土地租金(甚至免費)。最后,為了能在LED產業中獲得領先地位,中國的各個省都提供相當誘人的條件,想方設法吸引那些高新技術公司投資建廠??梢哉f,各省之間的激烈競爭,讓中國的LED芯片廠商受益頗豐。

       LED芯片產能過剩現在已經開始顯現,這是個不容改變得事實,美國芯片廠商Cree,目前已經受到全球LED產能過剩的影響。在最近幾個季度,Cree未能保持良好的發展,利潤大幅下跌。Cree曾在2010年向中國出口了大量的大功率芯片。而迫于LED價格下跌的壓力,要想在目前再創同樣的業績已經變得非常困難。
         我們切身的感受是,中國企業要改變自己的全球地位,要從國家戰略上發展LED產業,必須要從提升品質到擁有市場,從擁有市場到建立自有品牌,一步步做強做大,最后搶占全球市場,所以眾多企業紛紛大力擴產,并借助資本力量上市。而上市對中國企業來說肯定是非常有力的‘利器’”。但是對當前高速發展的LED產業來說,如何把它從小做大,從弱做強,從國內到國外,甚至是國際化的,這實際上還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資本市場熱錢扎堆,技術發展不夠成熟,會導致LED產業發展無序,競爭激烈,真可謂LED行業大戰一觸即發!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