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MPEG-1和MPEG-2相比,MPEG-4的特點是其更適于交互AV服務以及遠程監控。MPEG-4是第一個使你由被動變為主動(不再只是觀看,允許你加入其中,即有交互性)的動態圖像標準;它的另一個特點是其綜合性;從根源上說,MPEG-4試圖將自然物體與人造物體相溶合(視覺效果意義上的)。MPEG-4的設計目標還有更廣的適應性和可擴展性。MPEG-4試圖達到兩個目標:
一、低比特率下的多媒體通信;
二、是多工業的多媒體通信的綜合。據此目標,MPEG-4引入AV對象(Audio/VisaulObjects),使得更多的交互操作成為可能。
MPEG-4是為在國際互聯網絡上或移動通信設備(例如移動電話)上實時傳輸音/視頻訊號而制定的最新MPEG標準,MPEG-4采用ObjectBased方式解壓縮,壓縮比指標遠遠優于以上幾種,壓縮倍數為450倍(靜態圖像可達800倍),分辨率輸入可從320×240到1280×1024,這是同質量的MPEG-1和MJEPG的十倍多。
MPEG-4使用「圖層」(layer)方式,能夠智能化選擇影像的不同之處,是可根據圖像內容,將其中的對象(人物、物體、背景)分離出來分別進行壓縮,使圖文件容量大幅縮減,而加速音/視頻的傳輸,這不僅僅大大提高了壓縮比,也使圖像探測的功能和準確性更充分的體現出來。
在網絡傳輸中可以設定MPEG-4的碼流速率,清晰度也可在一定的范圍內作相應的變化,這樣便于用戶根據自己對錄像時間、傳輸路數和清晰度的不同要求進行不同的設置,大大提高了系統使用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也可采用動態幀測技術,動態時快錄,靜態時慢錄,從而減少平均數據量,節省存儲空間。而且當在傳輸有誤碼或丟包現象時,MPEG-4受到的影響很小,并且能迅速恢復。
MPEG-4的應用前景將是非常廣闊的。它的出現將對以下各方面產生較大的推動作用:數字電視、動態圖像、萬維網(WWW)、實時多媒體監控、低比特率下的移動多媒體通信、于內容存儲和檢索多媒系統、Internet/Intranet上的視頻流與可視游戲、基于面部表情模擬的虛擬會議、DVD上的交互多媒體應用、基于計算機網絡的可視化合作實驗室場景應用、演播電視等。
當然,除了MPEG-4外,還有更先進的下一個版本MPEG-7,準確來說,MPEG-7并不是一種壓縮編碼方法,而是一個多媒體內容描述接口。繼MPEG-4之后,要解決的矛盾就是對日漸龐大的圖像、聲音信息的管理和迅速搜索。MPEG-7就是針對這個矛盾的解決方案。MPEG-7力求能夠快速且有效地搜索出用戶所需的不同類型的多媒體材料。預計這個方案于2001年初最終完成并公布。按照以往MPEG-4的經驗,MPEG-7起碼要再過兩年才能進入實際應用階。